编者按:为进一步补齐基层医疗服务短板,解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难题,今年9月,湖南省胸科医院巡回医疗队赴花垣开展巡回医疗服务。这是继2024年后,医院第二次组织专家赴湘西州花垣县开展巡回医疗服务。支援工作为期三周,为当地居民搭脉辨证、开具良方,开展细致的健康指导与结核病防治宣传;通过“传帮带”精准帮扶,帮助当地医护人员夯实诊疗技能,推动基层人才培养“长效化发展”。
巡回医疗队医生日记
时间:2025年9月11日
地点:花垣县人民医院
记录人:湖南省胸科医院巡回医疗队队员 胡小红
9月8日,我作为湖南省胸科医院巡回医疗队的一员,与6名队员们一起带着爱心和责任,来到湘西州花垣县开展为期3周的医疗巡回工作。
在一周的时间里,巡回医疗队队员们深入临床科室,开展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针对涉及多学科问题的大咯血患者开展远程MDT会诊。
尤其是9月11日,我和队员们一起前往边城镇开展义诊,赴花垣县三中进行结核病健康宣教,这真是忙碌而又印象深刻的一天。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去,我们便出发了。客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窗外是连绵的青山,一层叠着一层,向天际延伸。
车至边城镇上,设在边城镇卫生院的义诊点已有十余人等候,我们刚摆好桌椅,村民便已经排起了队。大多是老人,佝偻着背,眼睛却亮着期盼的光。
湖南省胸科医院巡回医疗队队员胡小红在花垣县为当地百姓进行义诊。
“可把你们盼来了……”第一位看诊的是位拄着拐杖的七旬老婆婆,她坐在诊位上紧紧握着我的手说道。看着她病历本上护士记录的氧饱和度,数值低得惊人。
“婆婆,您这氧饱和度很低啊,平时没有去看病吗?”老婆婆摇摇头说,“去年医生来开过药,早吃完了。来镇上买药得走半天山路,贵哩。”
通过与老婆婆沟通病情。并和老婆婆的家人取得联系后,她终于被我说服,答应在医院住几天院。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我们为何要不辞辛苦来到这深山村落里,不单单只是送医送药,更为当地百姓送去希望。
胡小红为花垣县三中师生宣讲结核病防治知识。
为了增强师生对结核病的认识,提高校园防控能力,营造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上午的义诊结束后,我和队员们驱车来到花垣县三中,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结核病防治知识专题讲座。我以“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治”为主题,为同学们揭开结核病的“面纱”。
在讲座中,我特意没有使用过于晦涩的医学术语,而是通过精美的PPT课件、生动的动画视频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系统地介绍了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主要有哪些症状以及如何科学防治。聚焦预防,构筑健康“防火墙”。
看着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讲座,我倍感欣慰,确保孩子们健康,意义深远,为青春保驾护航,我献出绵薄之力。相信这颗“健康”的种子已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他们将带着更科学的知识和更健康的态度,在阳光下快乐地学习,自由地呼吸。
返程路上,无人说话。山风从车窗灌入,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我回头看那些渐渐远去的木房子,想起今天接触的每一双粗糙的手,每一双期盼的眼。
我看向一旁座位上的巡回医疗队队长厉娟,问道“巡回医疗队的意义是什么?”她对我说道:“我们每次来,可能只能解决百分之一的问题,但对得到帮助的那个人,就是百分之百。”
车转过一个弯,村落完全看不见了,只有群山苍茫。但我心中却比来时更加明亮。医学教科书从未教过我,那些写在纸上的病症背后,有着怎样具体的人生;也没有告诉我,听诊器接触的不只是皮肤,还有生活刻在人们身上的年轮。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白衣之所以为白——不是因为它不染尘埃,而是因为它能在最质朴的土地上,映照出最纯粹的光。而这条蜿蜒山道,我们的团队会一次次归来,直至它不再是救死扶伤的必经路,而成为连接城乡的健康桥。
来源:红网
作者:胡小红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3/59/15282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