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口腔健康,您想知道的答案在这里!

来源:红网 作者:罗文君 编辑:李雅婷 2025-09-25 17:30:2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9月25日讯(通讯员 罗文君)2025年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今天,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医生带大家读懂关于口腔健康的5大问题。

问题一:口腔有问题(比如蛀牙、牙周炎),真的会影响到全身健康吗?

会的,口腔是通往身体的大门,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这被称为“全身连接”。口腔里的细菌和炎症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吞咽等途径影响到身体其他器官。

最常见的例子: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炎的牙龈就像一道“敞开的大门”,让大量的细菌(尤其是牙周致病菌)和炎症物质很容易进入血液循环。

影响:这些细菌和炎性因子会:

直接损伤血管:它们可以附着在血管壁上,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使血管变窄、变硬。

引发全身性炎症:身体需要调动免疫系统来应对这些“入侵者”,导致长期的、低度的全身性炎症反应,这是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问题二:平时少吃糖,对预防蛀牙的帮助到底有多大?像面包、番茄酱里的“隐形糖”,也需要注意吗?

帮助很大,可以说是预防蛀牙最核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蛀牙的本质是口腔中的致龋菌(如变形链球菌)利用我们摄入的糖分作为食物,代谢产酸,这些长期腐蚀牙釉质,最终形成蛀洞。

致龋菌的“食物”不仅仅是糖果,而是所有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这包括了:

1.明显糖:蔗糖、糖果、蛋糕、含糖饮料等。

2.“隐形糖”:面包、饼干、面条、米饭、薯片、番茄酱、酸奶、果汁等。这些食物同样会被细菌分解产酸。

关于“隐形糖”:必须要注意!甚至有时候隐形糖比明显糖更“危险”,因为它们容易被忽视,摄入频率更高。比如:

纯果汁:虽然没有额外添加糖分,但是由于在榨汁过程中破坏了细胞壁,果汁中的糖变成了游离糖,再加上滤去了部分果肉中的食用纤维,果汁中糖的浓度和吸收速度都比完整水果大大增加。可能一大杯果汁下肚就超过了全天的推荐摄入量。

果汁:一些看似不甜的饮料中也有大量糖分。比如,有些调制风味的咖啡是通过添加相应味道的糖浆来实现的。哪怕是选择“低糖”“三分糖”也可能加入了不少糖浆。上海市消保委曾进行了一项各类奶茶饮品的营养成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无糖”的样品,实际平均含糖量为2.4g/100ml,也并非真正无糖。

酱汁调料: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番茄酱包装背后的配料表,白砂糖往往占据着第三位,仅次于水和番茄。更不要提果酱、巧克力酱这类本来就有强烈甜味的调料,糖甚至是排在第一位的最主要原料。这些酱汁调料虽然使用量较少,可是极高的含糖量也让人不得不防。

菜肴中的糖:糖醋排骨、红烧肉这些广受欢迎的菜肴中其实也隐藏了大量的糖。因此,最新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特别强调“做饭炒菜少放糖”。

所以,这一整天牙齿都处在“糖衣炮弹”的持续攻击下。

预防的关键不仅在于吃糖的“量”,更在于吃的“频率”。减少吃零食的次数,比一次吃很多糖但马上刷牙对牙齿的伤害更小。

问题三:人胖了之后,是不是更容易得牙周炎这类口腔问题?为什么?

是的,肥胖是牙周炎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以下机制:

1.共同的炎症状态:肥胖被认为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脂肪组织(尤其是内脏脂肪)会释放各种炎症因子(如TNF-α,IL-6)。这些炎症因子通过血液循环遍布全身,也会加剧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让牙龈更容易在牙菌斑的攻击下“溃败”,发展为牙周炎。

2.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肥胖常常伴随着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高血糖环境会削弱白细胞的功能(降低免疫力),并促进胶原蛋白的分解,使牙周组织更脆弱,修复能力下降,大大增加了患严重牙周炎的风险。

3.饮食与生活习惯:肥胖人群的饮食结构往往富含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上文提到的),这既促进了致龋菌的生长,也为牙周致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简单来说,肥胖→全身炎症加重/糖尿病风险增高→牙龈免疫力下降→牙周炎更易发生且更严重。

问题四:想同时做到“减糖护牙”,日常吃饭有啥简单建议?比如早餐吃什么好?

核心思路是: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减少进食频率,优化进食顺序。

简单建议:

戒掉含糖饮料:这是最简单有效的一步。改喝白开水、茶或无糖苏打水。

看食品标签:购买包装食品时,学会看营养成分表里的“碳水化合物”和“糖”的含量。

正餐吃饱,减少零食:尽量将饮食集中在三顿正餐,避免少食多餐(除非有特殊健康需求)。如果两餐之间饿了,首选坚果、奶酪、黄瓜、圣女果等不含糖的食物。

优化进食顺序:吃饭时可以先吃蔬菜(膳食纤维能清洁牙齿表面),再吃蛋白质和脂肪,最后吃碳水化合物(如米饭),这样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糖分与牙齿的接触时间和酸的产生。

避免:甜味豆浆、含糖酸奶、甜面包、蛋糕、加糖的麦片、果汁。注意隐形糖的摄入!

问题五:平时不牙疼,是不是就说明口腔健康?除了刷牙,还需要做什么来护牙?

绝对不是!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危险的误区。

牙病的特点:很多口腔疾病(尤其是牙周炎和邻面龋)在早期和中期是完全没有疼痛感的。

牙周炎:早期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但通常不痛。等到出现牙齿松动、疼痛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治疗复杂且效果大打折扣。

蛀牙:牙齿邻面的蛀牙非常隐蔽,自己看不到,不到伤及牙神经的程度基本不会疼。

所以,口腔健康不能以“疼不疼”为标准,而应以“有没有疾病”为标准。

除了刷牙,必须做的护牙措施:

1.使用牙线/水牙线:这是最最最重要的一步!牙刷只能清洁60%的牙面,牙齿邻面必须靠牙线才能清洁干净。每晚刷牙前先用牙线,是预防邻面龋和牙周炎的核心。

2.使用含氟牙膏:氟化物可以增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促进再矿化,是预防蛀牙的利器。

3.定期口腔检查和洁牙(洗牙):

洁牙:每年1-2次,彻底清除刷牙无法去掉的牙结石,这是预防牙周炎的关键。

检查:医生能通过专业检查发现你自己看不到、感觉不到的问题,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省时省力又省钱。

来源:红网

作者:罗文君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3/69/1531116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