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月10日讯(记者 戴丹 通讯员 舒园园 龙云)近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接诊了一例急性胸痛患者,医院通过“双绕”转运模式,仅用20分钟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双绕”转运模式,是指急性胸痛患者就诊避开急诊科及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由120救护车直接将患者送入导管室行冠脉介入治疗,为患者的治疗与抢救争取时间。
当日下午,120急救中心接到患者求助后,第一时间将患者心电图传回医院。医院胸痛中心值班人员积极对接,通过心电图,诊断患者为超急性期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建议立即行手术治疗。
此时救护车上的患者疼痛难忍,面色青紫,大汗淋漓,处于休克状态,生命垂危。对于急性胸痛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当下需要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开通闭塞血管,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病科主任、胸痛中心医疗总监龙云果断启用胸痛中心“双绕”转运流程。
15点45分,患者到达医院,15点48分,患者被送入导管室。此时患者血压、心率进一步下降,随时可能心脏骤停,胸痛中心介入团队临危不惧,一边为患者进行冠脉造影,一边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进行生命支持。8分钟后,冠脉造影完成,提示患者冠脉双支急性闭塞。9分钟后,介入团队精准操作导丝,顺利开通患者闭塞的主支血管,恢复血流供应,患者胸痛症状即刻缓解,生命体征平稳,转危为安。
得益于“双绕”转运模式,从患者进入医院到导丝通过血管病变部位,仅用时20分钟,刷新了医院胸痛中心D2W时间新记录,用最短的时间让患者接受到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为患者开通生命通道。
龙云表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开通血管的时间越早,抢救成功的几率就越大,患者术后恢复的就越好。普通的转运模式可能会延误患者治疗时间,通过“双绕”转运模式,优化流程、快速反应,极大的缩短了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120急救中心主任蒋忠良表示,120院前急救对胸痛患者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在整合区域协同化救治的前提下,与医院胸痛中心进行无缝对接,以最安全、最快的转运方式,全力守护患者生命安全。
据悉,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自2019年筹建以来,不断优化救治流程,守护绿色通道畅通,近三年来收治胸痛病例累计5810例,救治成功率达99%,在推进分级诊疗和院前急救区域协同化救治模式的同时,真正实现与基础医院和120急救系统的资源整合。
来源:红网
作者:戴丹 舒园园 龙云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5/54/14618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