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强势回归,那个顶着一头乱发、烟熏妆黑眼圈、牙缝漏风的混世小魔王,又一次俘获了观众的心。大银幕上,哪吒咧嘴一笑时若隐若现的牙缝,不仅成了角色的标志性特征,更悄然揭开了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课题——乳牙早失、牙齿间隙、换牙期护理。“魔童牙”,其实是每个孩子成长路上的必经“丑小鸭”阶段。今天,就跟长沙市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主治医师一起来解锁藏在牙齿背后的健康密码。
乳牙早失:是萌点还是隐患?
电影中的哪吒应该正值换牙期,但牙齿缺失的位置却暴露了乳牙早失的问题。正常情况下,儿童乳牙从6岁开始逐步脱落,一般从下前牙开始,然后是上前牙,而哪吒缺牙的地方在左上的乳尖牙位置。作为“魔丸”化身,或许因打斗磕碰导致乳尖牙“提前下岗”。现实中,乳牙早失的原因除了外伤,严重的龋病导致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齿也会“提前下岗”。孩子爱吃甜食,又不太注重口腔清洁,细菌就会在牙齿上 “安营扎寨”,久而久之,乳牙就会被龋病侵蚀。如果龋病发展到牙髓,引发牙髓炎,再进一步发展成根尖周炎,乳牙就可能保不住。另外,某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加速乳牙脱落。
乳牙早失绝非小事。缺失的乳牙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恒牙长歪、颌骨发育异常。通常牙医会为早失乳牙佩戴间隙保持器,这如同给恒牙预留的“土地证”,能维持缺牙间隙,防止邻牙侵占空间。
牙齿间隙:丑小鸭期的“生长密码”
儿童乳牙的缝隙,恰是儿童口腔发育的智慧设计。在灵长类动物牙列中,上颌乳侧切牙与乳尖牙之间,下颌乳尖牙与第一磨牙之间存在天然的间隙,这种间隙叫做灵长间隙。随着颌骨的发育,3-6岁乳牙列开始出现发育间隙。灵长间隙和发育间隙统称为生理间隙,是自然赋予的“生长缓冲带”。研究表明,乳前牙间的缝隙每增加1毫米,恒牙排列整齐的概率提升40%。
但并非所有牙缝都值得庆幸。若乳磨牙间出现异常缝隙,牙齿变黑,可能是龋齿悄然侵蚀的信号,这时建议尽早就医。
换牙期护理:让恒牙军团完美列阵
想要拥有哪吒重生后般的炫酷笑容和一口漂亮的恒牙,需要从饮食、清洁、防护三方面修炼:
饮食:少碰粘牙的糖果,多吃需要咀嚼的“练牙神器”(如苹果、玉米),促进颌骨发育。
清洁:使用含氟牙膏,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早晚刷牙,牙线辅助清洁牙缝,让牙菌斑无处遁形。
防护:窝沟封闭、涂氟为恒牙穿上“莲花甲”。每3个月一次口腔专业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牙齿蜕变史暗合生命成长的深层智慧,正如乳牙的主动退位成就恒牙的完美登场,成长本就是接纳不完美、等待绽放的过程。那些换牙期的“丑小鸭”阶段,恰是未来笑容的奠基时刻。毕竟,健康自信的灿烂笑容始于每一颗健康的牙齿。(通讯员 刘青青)
来源:红网
作者:刘青青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6/64/1471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