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2月7日讯(通讯员 杨才菊 李岚)春节假期,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围炉烤火话家常,其乐融融。65岁的曾爷爷因双脚麻木、冰凉,将脚放上了火箱取暖。没成想,第二天起床,曾爷爷穿袜子时发现脚烫出了几个大水泡,起初不觉得痛,于是自己在家中消毒处理。
然而,到了第四天,曾爷爷发现整个脚背肿成了“大包子”,脚上的水泡已经开始破溃糜烂,人也开始发烧。家里人赶紧把他送到长沙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医生接诊检查后考虑,这是典型的低温烫伤导致的“糖尿病足”。经过医护人员细心处理和治疗,曾爷爷的脚背终于消肿、伤口逐渐愈合。
长沙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宋俊华解释,低温烫伤是指在接触高于体温但低于50℃的低热源长时间作用后,导致皮肤和组织的损伤。这种损伤和高温瞬间烫伤不一样,疼痛感可能不明显,但损伤的深度却更加严重。除了取暖器,中医艾灸、泡脚、红外线物理治疗均可导致低温烫伤的发生。
糖尿病足是因为下肢神经和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或者深层组织的破坏,具有高发生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糖尿病患者因为合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病变及血管病变,对于外周温度感知、疼痛刺激敏感度下降。取暖时接近40℃,30分钟就可以导致低温烫伤,形成水泡并发感染破溃。加上高糖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小烫伤就会恶化为严重的糖尿病足。
宋俊华提醒各位糖友,冬天一定要警惕低温烫伤。不要使用接触皮肤类的取暖设备,如电热宝、暖气片、暖宝宝等,最好的取暖方式就是开暖气、空调。泡脚时选取合适的水温,一般大于40℃,不可用脚测试水温,可以请家人帮忙测试温度。取暖或者洗脚后一定要仔细检查皮肤有无烫伤。
一旦出现烫伤,利用现场开启“冲、脱、泡、盖、送”五大步骤:
“冲”:尽快用流动清水轻轻冲洗创面,持续15-30分钟。
“脱”:在不影响创面处理的情况下,经冲洗或浸泡后,小心除去或剪开创面粘连或邻近的紧身衣物。
“泡”:如果疼痛明显,可浸泡在冷水中,持续15-30分钟。
“盖”:用清洁的纱布、毛巾、棉布等轻轻覆盖创面,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感染。
“送”:除非创面极小可以自行处理,受伤后都应及时专门的医疗机构规范治疗,避免“糖尿病足”悄然而至。
来源:红网
作者:杨才菊 李岚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6/99/14683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