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们总是希望孩子吃得好、长得壮。但如今,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威胁孩子健康的重要因素。
今天,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儿童保健科专家就来和大家聊聊儿童肥胖那些事儿。
01
儿童肥胖现状及危害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儿童肥胖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儿童肥胖可不是简单的“胖嘟嘟”可爱,它对孩子的健康有着诸多危害。
影响身体健康
肥胖儿童更容易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多余的脂肪堆积在体内,增加了心脏、肝脏等器官的负担,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同时,肥胖还可能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和大脑发育。
心理问题
在学校等社交环境中,肥胖儿童可能会因体型被同学嘲笑、孤立,从而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发展,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和未来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02
儿童肥胖的原因
饮食因素
现在的孩子面临着丰富多样的美食诱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摄入过多,如油炸食品、甜品、饮料等。而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和营养的食物摄入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缺乏运动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孩子们户外活动时间越来越少,更多时间花在看电视、玩游戏、玩手机上。运动量不足使得身体消耗的能量减少,多余的能量就转化为脂肪堆积起来。
遗传因素
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肥胖,孩子遗传肥胖基因的概率会增加,在同样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下,更容易出现肥胖问题。
从中医病因角度看:
一、体质禀赋,小儿先天肾气未充,痰湿易伏,如:孕妇过食肥甘或素体痰湿,易禀受痰湿体质,水液代谢能力较弱。加之肾气不足,易致水湿内停,聚而为痰、为脂为儿童肥胖埋下隐患。
二、脾常不足,《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现代儿童常因过度喂养、零食甜食无度,长期摄入油炸、高糖食品,易生内热,炼液为痰酿生内热,超出脾胃运化能力,痰湿与气血互结,形成肥胖。
三、缺乏运动,《素问·宣明五气》云:“久坐伤肉。”现代儿童课业繁重、户外活动少,久坐致肌肉失养,儿童肥胖日久,痰湿阻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痰瘀互结”,进一步加重肥胖及并发症的发生。
四、情志因素,儿童若长期处于学业压力、家庭矛盾或社交焦虑中,情绪压抑,过度思虑易耗伤脾气,导致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化,反聚为痰湿。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情绪压抑导致气滞血瘀则痰瘀互结,长期心理压力可升高皮质醇水平,促进内脏脂肪堆积,与中医“恐伤肾→水湿内停”理论相契合。以上均是导致肥胖的原因。
03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肥胖
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来判断。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对照儿童超重、肥胖BMI界值点来判断孩子是否超重或肥胖。
例如,一个10岁男孩,体重40千克,身高1.4米,计算他的BMI为40÷(1.4×1.4)≈20.4。通过查询超重、肥胖界值点表格,判断他的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合理饮食
1. 控制热量摄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活动量等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过度进食。
2.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营养且低脂肪、低糖的食物摄入,减少油炸食品、甜品、饮料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取。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挑食、偏食。
增加运动
1. 保证户外活动时间:鼓励孩子每天进行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踢毽子、骑自行车、打篮球等。户外活动不仅能消耗热量,还能让孩子接触阳光,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助于骨骼健康。
2.多样化运动方式: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让运动变得有趣,提高孩子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可以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如步行上下学、爬楼梯等。
规律作息
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新陈代谢和激素分泌,导致食欲调节失衡,增加肥胖风险。一般来说,幼儿每天需要12 - 14小时睡眠,小学生10 - 12小时,中学生8 - 10小时。
定期体检
家长要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体检,监测孩子的身高、体重、BMI等生长发育指标。如果发现孩子有超重或肥胖趋势,及时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通讯员 肖青凤)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肖青凤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7/53/14794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