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倒春寒时节 中医教您“捂”住健康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杨赛 编辑:李雅婷 2025-03-18 18:02:07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期天气反常,很多患者感觉不适,到底要如何保养?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咨询杨赛副主任医师总结了一篇实用的中医科普短文,希望能帮助大家顺利度过“倒春寒”时节。

一、何为“倒春寒”?

“倒春寒”是指春季气温回升后突遇强冷空气侵袭的天气现象,多发生于农历二、三月(公历3-5月)。此时阳气初生却未稳固,容易感受风邪、寒邪、湿邪而生病。

二、倒春寒暗藏三大健康危机

寒邪直中脏腑

初春人体腠理渐开,寒气易从颈背、腰腹侵入,诱发胃痛、腹泻,女性更易出现痛经、经期紊乱。

风寒湿杂病丛生

冷热交替助长风、寒、湿邪气交织,关节炎、肩周炎患者症状加重,感冒、过敏性鼻炎发病率激增。

肝郁气滞情绪病

春属木应肝,倒春寒压抑肝气疏发,易引发焦虑、失眠、血压波动,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三、中医四法筑牢“防寒屏障”

春捂有讲究,重点护三关

颈项:围丝巾;

腰腹:贴身穿棉质背心护命门阳气;

脚踝:“寒从足下生”,穿高帮袜忌露脚踝。

注意:因为早晚温差大,不要随便减衣,穿衣遵循“上薄下厚”原则。

饮食巧温补,忌食发物

晨起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5颗煮水,升发阳气驱内寒;

推荐菜谱:紫苏鲫鱼汤(散表寒);

慎食清单:香椿、竹笋(胃病患者易加重或出血)、凉菜、刺身(寒伤脾胃)。

导引通经络,驱寒升阳

敲胆经:晨起沿大腿外侧裤缝线敲打50次,促进少阳之气生发;

艾灸神阙:每日隔姜灸肚脐10分钟,补元气固根本;

足浴方:艾叶20g+桂枝20g+藿香15克+苍术15克煮水泡脚,水温40℃泡至微汗,可以散寒,祛湿。

调神养肝气,防情绪感冒

晒太阳:天晴别错过了春日暖阳,户外晒太阳促进阳气生发;

睡好子午觉:养肝血,平肝气,调和阴阳;

佩戴香囊:(藿香、苍术、石菖蒲、合欢花等适量打粉装袋)可以疏肝健脾;

按揉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间凹陷处),每日3分钟疏肝解郁。

四、特殊人群加强防护

心脑血管患者:尽量避免早起,清晨起床前做“握拳-松开”动作20次,再缓慢起身;

哮喘人群:出门佩戴口罩;

产后女性: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0g+羊肉500g)每周2次温养胞宫。

倒春寒本质是“阳气的拉锯战”,养生重在“适度”:保暖不过度闷汗,温补不燥热上火。掌握“避风寒、护阳气、畅情志”三大原则,方能顺应天时,安然迎春。(通讯员 杨赛)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杨赛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7/52/1479135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