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出生,让新手爸妈在开心的同时倍感紧张,宝宝为什么晚上不睡?为什么吐奶?为了解答新手爸妈的困惑,长沙市第四医院新生儿科医生送上一份新生宝宝养育指南。
体温
新生宝宝正常体表温度为36-36.5℃,核心温度(肛温)36.5-37.5℃之间,肛温高于37.5℃为发热。
睡眠
新生宝宝没有昼夜节律,每天一般有16-20个小时在睡眠中度过,昼夜时间各一半。每个睡眠周期不超过2个小时,按照睡眠-觉醒周期(睡1-2小时,醒1-2小时)不停切换。
为了促进昼夜节律形成,建议在白天宝宝清醒时多与宝宝面对面交流互动,让宝宝多看或多听,使宝宝在白天更加清醒和活跃。晚上尽量避免过多的打扰,保持室内黑暗,减少声音干扰。
宝宝在睡眠时会出现微笑、噘嘴等小动作,这些是正常现象。有时会发现宝宝有一惊一乍的反应,即惊跳现象,这与宝宝大脑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有关,偶尔出现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宝宝频繁出现这种现象,且持续时间较长,家长需要警惕是否抽搐,并及时就医。
喂养
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按需喂养。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置,食道和胃之间的贲门较为松弛,所以吃奶后容易发生吐奶和溢奶。
大部分宝宝时不时就会打嗝,这是正常现象。打嗝的原因与新生儿膈肌和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不能很好协调膈肌的运动有关;也有可能是进食过快、过饱,或吸入过多空气、经常哭闹所致。
处理办法:调整喂养方式,减少空气吸入,不要一边哭闹一边喂奶;奶后拍嗝,将宝宝竖抱,头靠于成人肩部,空心掌轻拍背部上方,持续5-10分钟。如果伴随呕吐、拒食,建议及时就医。
呼吸
新生儿呼吸浅,常不规则,频率较快,每分钟40次左右,鼻腔短小,上呼吸道防御能力差,容易造成鼻腔堵塞和呼吸困难。如宝宝每分钟超过60次呼吸,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大便
新生儿出生后2天内排出的大便呈暗绿色,称之为“胎便”,约2-3天排尽。母乳喂养时大便呈金黄色或芥末黄,偶带绿色,稀糊状或颗粒状(奶瓣),有酸味,每日2-5次,甚至每吃一次奶排便一次(胃结肠反射活跃);配方奶喂养时,大便呈淡黄色或土黄色,可能偏绿,较稠,偶见白色奶瓣,每日1-3次,排便间隔较长。
大便中有少许奶瓣为正常现象,与消化系统不成熟有关,无需干预,若奶瓣多且伴随体重增长缓慢,考虑可能存在喂养不耐受,需调整喂养方式。
斜视
新生儿早期可能因视觉系统未成熟(如双眼协调能力不足、黄斑发育不全)出现间歇性斜视,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表现为双眼运动不协调、偶尔内斜或外协,但无固定偏斜,如果3个月后仍存在斜视,应及时就医。
四肢屈曲
新生儿四肢总是呈现屈曲状态,上肢呈“W”状,下肢呈”M”状,是因为胎儿在母亲的子宫内处于蜷缩体位,这是健康新生儿肌张力的正常表现,无需强行拉直四肢,随着月龄增长(3-4个月后),肌张力逐渐改善,四肢才会伸展开。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早期可能会发生皮肤黄染,持续7-10天自行消退,不伴有异常症状,称为生理性黄疸。黄疸首先是面部发黄,然后逐渐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皮肤和眼睛的颜色,如果发现有黄染,应及时就医,用仪器监测黄疸情况,排查病理性黄疸。
假月经
部分新生女婴出生后5-7天会出现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的现象,这是“假月经”,是新生儿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持续1周,无需特殊处理,注意外阴部卫生。
乳房肿大
受母亲体内激素的影响,男女新生儿出生后4-7天可能有乳腺肿大,如蚕豆或核桃大小,甚至有分泌少量乳汁的现象,这是正常生理现象,2-3周内会消退,切忌挤压,以免感染。(通讯员 康丽 颜珊)
来源:红网
作者:康丽 颜珊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7/57/14778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