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3月29日讯(通讯员 武承琦)清明将至,湖南气温回升,正是万物复苏的好时节,然而,杨女士却因花粉过敏频繁打喷嚏、流眼泪,近日,她不得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全副武装到医院就诊。
过敏主要是由什么导致的?反复过敏是因为“免疫力差”吗?清明出行踏青防过敏要怎么做?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周建波教授为我们科普。
过敏性鼻炎的元凶是树不是花
数据显示,我国已有2.4亿人被过敏性鼻炎困扰,其中超过半数属于持续性中重度患者。
“过敏中的花粉症主要由空气中飘散的花粉引起。这里要更正一个误区,花粉季过敏性鼻炎的元凶是树不是花。花类植物,像桃花、樱花等是以虫为媒,基本不会引起花粉过敏。而三月的柏树、桦树,四月的杨树、柳树等,这类花粉以风为媒,花粉质量轻,散粉量大,是更容易引发过敏的花粉。” 周建波教授解释。“当过敏体质者吸入花粉后,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其识别为有害物质,并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发一系列过敏症状。”除了花粉,过敏还可能由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霉菌孢子、适宜的气候下繁殖的尘螨、宠物毛发上附着的花粉和尘螨等物质诱发。
“过敏症状严重时会引起失眠及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哮喘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显著影响。”周建波教授提醒。
反复过敏如何破解 创新治疗手段解难题
“大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鼻喷激素、脱敏治疗等传统疗法缓解过敏症状,但治疗情况却不容乐观。”周建波教授表示,“很多患者因多种原因中途就放弃治疗,导致病情未控。”
鼻喷激素虽能抑制过敏炎症,却无法阻断过敏反应的核心环节,且长期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鼻出血发生率可达20%;而脱敏治疗的总疗程长达3年,有些严重患者在脱敏过程中可能会诱发哮喘、过敏反应等风险。部分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即使坚持使用鼻喷激素和抗组胺药,症状仍然无法有效控制。
“相比于患病后被动接受暂时的治疗,患者更需要的是能精准阻断过敏反应的疗法。”周建波教授指出,对疾病发生机制进行更深入理解和研究,才有望真正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
近年来,生物制剂作为一种创新治疗手段,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崭露头角。“生物制剂能够精准阻断过敏性鼻炎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信号通路,从而有效抑制过敏反应。目前,生物制剂已在中国临床应用于成人中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 周建波教授表示,“生物制剂无需每天用药,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其首次治疗疗程为1个月共3针,完成首次疗程后,医生会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评估是否需要继续治疗。”
春天虽不是过敏原本身,但春季万物复苏,花粉、柳絮等过敏原大量飘散在空气中,使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春季面临较高的发病风险。周建波教授提醒,患者在春季仍需格外留意防护措施,如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外出活动等 。随着生物制剂等创新治疗方式的不断应用,加之科学的疾病管理与规范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有望摆脱疾病困扰,自由畅快地享受春日美好。
来源:红网
作者:武承琦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7/63/1482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