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中心专家提醒:养生保健时应注意阴阳平衡,无论在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摄上,还是在自我保健和药物的使用上,都必须遵循平衡的原则。
膳食多样化就容易达到平衡。《黄帝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也就是说,各类食物都不可缺少。只有搭配食用,才能获得全面的营养。其次,在全面营养的同时,还要随季节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写道:“当春之时,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因此,春天应少吃酸味,适当摄入甜味食品。
一、春季吃“四绿”
韭菜:
韭菜是补肾壮阳、理气活血护肝的好食材,韭菜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还能润肠通便。
推荐菜:韭菜虾仁炒蛋。
苋菜:
苋菜能清肝解毒,利尿除湿、凉血止血。其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丰富的钙、铁、蛋白质等,被称为“长寿菜”。
推荐菜:水煮苋菜。
莴苣:
莴苣有利水除湿的功效。其含钾量高,常吃莴苣能养护肝脏,保护心脏,促进胃肠蠕动,增强体内糖的代谢,还能改善睡眠,缓解春困。推荐菜:莴苣木耳拌鸡丝。
绿豆芽:
豆芽能清热解毒。春天是减肥的好季节,绿豆芽水分和纤维素含量高,热量低,有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和脂肪,还能润肠排毒,是绝佳的减脂食材。
二、春分起居养生
运动以户外为宜
春分时节,大自然阴阳各半,运动也宜内外调和,适宜多到郊外、公园等地踏青游玩,放风筝等,既可锻炼身体,又使心情愉悦,一举两得。
春天最好多在阳光充足、绿化好的地方活动,多做些深呼吸,给大脑提供新鲜充足的氧气,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消除困倦。
按揉三穴位
养肝的方法除了食疗,按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养护我们的肝脏。
大敦穴
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行间穴
春天肝火盛,会出现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疱等症,多揉行间穴能缓解上述症状。
太冲穴
太冲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泻出去。
提神解困食疗方:
山药芡实扁豆排骨汤
【食材】山药15克,芡实15克,炒薏苡仁15克,炒白扁豆15克,黄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
【做法】用水浸泡上述中药材,猪排骨洗净并切块,将全部用料放进炖锅内,用中火煲1.5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醒胃、祛湿抗疲劳。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三、中药茶饮及中医外治法推荐
1、院内自制养生茶饮推荐:
养肝茶
功效:疏肝健脾、养血安神
主治:长期代茶饮用可改善心烦气躁、失眠、发力头晕等不适。
2、中医特色疗法推荐:铜砭刮痧
用虎符铜砭(黄铜刮痧板)通过徐而和的手法,在人体皮部上刮痧调动阳气、治病扶正祛邪,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健的治疗方法。
适应临床多种常见病症,如感冒、咳嗽、发热、失眠、中风、颈椎病、腰痛、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糖尿病、高血压、血栓性脉管炎、慢性鼻炎、慢性疲劳综合征等。(通讯员 秦露)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秦露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7/64/14798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