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觉时总是打呼噜,张着嘴呼吸,甚至频繁醒来?孩子经常鼻塞、流涕,却怎么也治不好?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医生提醒,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疾病——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是人体正常的淋巴组织,位于鼻腔和咽腔交界处。腺样体和扁桃体是组成咽淋巴环比较大的腺体组织。2-6岁孩子的腺样体,发育最旺盛,6岁后开始萎缩,10岁以后只剩下残体。腺样体是孩子发育过程中很重要的局部免疫器官。
腺样体肥大,顾名思义,就是腺样体异常增大。它像呼吸道里的“小麻烦”,常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如感冒、鼻炎)刺激增生,过敏体质孩子因过敏引发充血水肿,也易出现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的常见症状
鼻塞:如果出现扁桃体肿大时,伴随有腺样体肿大的情况,可能会导致鼻腔黏膜充血,引起鼻腔阻塞,从而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
咽喉不适: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咽喉受压迫,可能出现异物感、咽喉干燥、局部疼痛等情况。
声音嘶哑:出现上述异常情况时,容易压迫声带,从而引起声音嘶哑、变得低沉等情况。
耳痛:扁桃体肥大还可能影响耳部,导致局部引流障碍,进而引起耳痛、听力下降等情况。
局部肿大:一般会刺激周围淋巴结,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伴随有局部疼痛、吞咽困难等情况。
腺样体肥大的危害
腺样体肥大长期用口呼吸,气流冲击硬腭会使硬腭变形、高拱,久而久之,面部的发育会变形,医学上称之为“腺样体面容”。腺样体肥大的危害可不只是“变丑”这么简单,鼻子不通气、缺氧,还容易造成头部缺血、缺氧,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
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缺氧会导致脑部发育的供氧不足,引起促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不但影响孩子的身高,而且身体抵抗力下降,还将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智力。
如何“揪出”腺样体肥大?
1.症状自查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家长要警惕腺样体肥大:
持续性鼻塞,用嘴巴呼吸;
睡觉时打呼噜,张口呼吸,甚至呼吸暂停;
反复鼻炎、鼻窦炎发作,流涕不止;
说话时带有鼻音,好像鼻子被堵住了一样。
2.专业检查
当怀疑孩子腺样体肥大时,一定要到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通过鼻咽镜检查,直观地观察腺样体的大小、形态和位置;还可以做鼻咽部CT或MRI检查,更准确地评估腺样体肥大的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
如何“降服”腺样体肥大?
1.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腺样体肥大,医生通常会先尝试药物治疗。使用鼻腔喷雾剂,如鼻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腺样体的炎症和肿胀;同时配合抗组胺药,缓解过敏症状。药物治疗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定期复查,观察腺样体的变化。
2.手术治疗
如果腺样体肥大严重影响孩子的呼吸和生长发育,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手术切除腺样体是最佳选择。手术采用微创技术,在鼻腔内进行,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孩子的鼻腔通气改善,睡眠质量提高,面部发育也能回归正常轨道。(通讯员 王茜萍)
来源:红网
作者:王茜萍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8/68/1490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