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子宫想象成一个“小房子”,月经就是这座房子每月一次的“大扫除”。 女性体内的卵巢和大脑(下丘脑、垂体)共同协作,指挥着月经周期的运转。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医生来科普一下月经。
月经的四个阶段
月经期(1-7天)。上周期排出的卵子如果没有受精形成胚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维持半个月左右后会迅速下降。子宫内膜失去激素支持,开始脱落并伴随血液排出,这就是月经,经血包含血液、子宫内膜碎片和宫颈黏液。
卵泡期(月经期-排卵前)。卵巢内新的卵泡发育起来,雌激素逐渐升高,子宫内膜重新增厚。
排卵期:月经周期规律且周期在28-30天左右的女性,排卵期一般在月经周期的14-16天左右。一颗成熟的卵子从卵巢排出,存活约24小时。卵子排出后的前12个小时是女性最容易怀孕的时期。
黄体期(排卵后-下次月经前)。卵子排出后,卵巢形成黄体分泌孕激素,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若未受孕,黄体维持半个月左右后萎缩,激素下降,月经再次到来。
关于月经的五大常见误区
误区1:月经必须28天来一次,否则就是不正常。
真相:21-35天都属于正常周期,偶尔波动(±7天)无需焦虑。 重点在于规律性:连续半年以上周期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需就医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储备功能,甲状腺功能,泌乳素等性激素,血糖胰岛素等相关检查
误区2:经血颜色深=身体在“排毒”。
真相:经血颜色与排出速度有关:鲜红或暗红为正常新鲜血液,褐色是因为经血在子宫内氧化时间较长,如月经开始或结束时。经血成分与普通血液无异,颜色变化不代表毒素堆积。
误区3:痛经忍忍就过去了,喝红糖水就行。
真相:原发性痛经(无器质病变)可尝试布洛芬等止痛药,效果优于红糖水。继发性痛经需针对病因治疗,长期忍痛可能延误病情。
误区4:月经不调可以靠“食疗/保健品”调理。
真相:偶尔推迟或提前可能与压力、熬夜相关,调整生活方式即可。如果月经持续紊乱,需先排查子宫器质性病变、内分泌疾病,甚至血液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盲目进补可能加重问题。
误区5:绝经后就不会怀孕,不用避孕。
真相:绝经指停经1年以上,期间仍有偶发排卵可能。 建议停经后至少避孕1年,确认进入绝经期后再停止避孕措施。
出现以下症状时,请及时就医
经期淋漓不尽或经量突然增大(1小时浸透1片卫生巾);
月经周期紊乱,完全没有正常周期;
非经期出血、性交后出血 ;
剧烈痛经影响生活,或伴随头疼、头晕等其他症状;
16岁仍未初潮,或已有规律的月经后停经3个月及以上。(通讯员 张力)
来源:红网
作者:张力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8/74/14921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