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国血管健康日│警惕下肢动脉闭塞!症状与诊疗要知晓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汪利娟 秦璐 编辑:李雅婷 2025-05-16 16:37:33
时刻新闻
—分享—

每年的5月18日是全国血管健康日,为提升公众对血管健康,尤其是下肢动脉闭塞这一常见血管疾病的认知,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外周血管介入科在医院门诊大厅举办“认识下肢动脉闭塞”的科普讲座及义诊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与。

微信图片_20250516094803.jpg

义诊现场。

警惕下肢动脉闭塞!症状与诊疗要知晓

在“认识下肢动脉闭塞”科普讲座上,外周血管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赵扬程阐述了血管健康与寿命的紧密联系。他表示,人体由无数血管构成,血管一旦出问题,各器官会因供血不足出现功能障碍,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健康问题。

下肢动脉闭塞(急性闭塞又称“腿梗”)是血管疾病的典型代表,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塞引发。赵扬程指出,下肢动脉闭塞急性发作时,肢体可能出现五种症状:一是突发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生活与行动;二是皮肤苍白、失温,因血液供应中断,下肢苍白且长时间寒冷;三是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四是出现针刺样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五是运动功能丧失,病情加重可导致下肢肌肉无力、瘫痪,甚至致残。

赵扬程结合临床案例提醒,中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长期吸烟、缺乏运动的人群需高度警惕此病,出现下肢发凉、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关于下肢动脉闭塞的诊断与治疗,赵扬程介绍,常用诊断方法包括踝肱指数、血管超声、CT血管造影等,能精准判断血管病变部位与程度。治疗上,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涵盖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义诊现场 中心医院.jpg

义诊现场。

下肢动脉闭塞:糖尿病并发症的“凶险信号”

近日,62岁的李建军(化名)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导致右脚坏疽,入住长沙市中心医院外周血管介入科。患者有10多年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已引发多种并发症,此次右脚坏疽正是糖尿病长期血糖失控的严重后果。

入院检查显示,李大爷右足第二趾破溃,伴有凹陷性水肿,右小腿下段皮温明显降低,右侧腘动脉搏动消失。经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急性下肢动脉闭塞。外周血管介入科主任赵扬程团队迅速为其进行血管造影及血栓抽吸、球囊扩张成形术,成功开通闭塞血管。术后,患者右足皮温恢复正常,水肿消退,腘动脉搏动可触及,踝肱指数从术前无法测出提升至0.9,行走功能显著改善。

赵扬程主任指出,尽管患者病程仅十余天,但下肢缺血已导致组织坏死。若未及时通过介入手术恢复血流,极有可能发展为不可逆性坏疽,面临截肢风险。他提醒广大市民,预防下肢血管闭塞,需有效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管理好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同时,应戒烟,饮食少盐少油、多吃蔬果,每周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3次。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踝肱指数和血管超声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改善预后、避免截肢。

科普讲座结束后,外周血管介入科医护团队为市民开展免费义诊。他们为市民测血压、问病况,依据检查结果定制个性化诊疗方案,还耐心解惑,助市民深入了解下肢动脉闭塞相关科普知识。(通讯员 汪利娟 秦璐)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汪利娟 秦璐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9/50/1496251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