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16日讯(通讯员 彭彬彬 尹瑞英)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高血压并不局限于中老年人,在临床上频频可见青壮年患者。2025年5月17日是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精准测量 有效控制 健康长寿”,旨在通过科学测量、规范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提升高血压防控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三区有一名年仅17岁高中生前来就诊,该同学最近频频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令其苦不堪言。邢祖忠主任医师接诊了患者,并为其进行了详细的“视触叩听”,测得血压168/100mmHg。追问病史后得知张同学参加今年高考,他连续三个月每天熬夜刷题至凌晨1点,并且因紧张也常常导致失眠。
考虑到张同学正处于高三的特殊时期,在对张同学的心理状态和临床症状综合评估后,主任医师邢祖忠建议张同学住院治疗,以进行快速的调整来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住院后,心血管内科三区医护人员知道张同学的特殊情况,也经常和他聊天,进行心理辅导,让他放松放平心态。没事儿的时候张同学也会和住院嗲嗲娭毑打打八段锦,五禽戏。通过一周的治疗,张同学血压达到正常值,睡眠也得到改善,性格也开朗许多。
邢祖忠提示,近年来,高血压呈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然而青少年高血压却并未引起重视,专家指出这不仅关乎孩子的健康,也会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以下五大“高压陷阱”,是青少年患高血压的主要原因:
1. 社交媒体焦虑:每天刷短视频>3小时的孩子血压波动率增加40%;
2. 家庭对比伤害:"别人家孩子"式教育导致青少年抑郁焦虑发生率上升,从而导致血压随之出现明显波动;
3. 不合理作息:熬夜可使青少年夜间血压平均升高12-15mmHg;
4. 高糖高盐饮食:高糖及高盐饮食的摄入量与收缩压升高呈正相关;
5. 缺乏运动:每天运动<30分钟的学生高血压风险增加2.1倍。
邢祖忠建议,高血压受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口服药物控制血压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日常生活的管理,坚持健康的饮食、规律运动、保持平和的心态、良好的睡眠、远离烟草、维持理想体重。同时家属也应予以一定的支持,在生活中多进行鼓励,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转变不良情绪,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可在家里定期测量血压以观察病情,如出现血压较前明显升高或者波动较大及出现明显不适时应及时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来源:红网
作者:彭彬彬 尹瑞英
编辑:杨胜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9/50/1496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