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在传承汉字之美的文化浪潮中,“山水洲城” 杯青少儿书法大赛已成功举办两届赛事。5月10日,由青少年书法报社、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新疆青年书法家协会、重庆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广西青年书法家协会、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协办,雅贝康口腔特邀合作的“山水洲城”杯第三届全国青少儿现场书法大赛正式启幕。
本届大赛联动全国10余家省市书协、百余家书法培训机构,首次打通“线上+线下”双赛道,并创新性融入四天三晚浙江书法研学之旅,试图让青少儿的笔锋不再止于纸面,而是穿透时空,与千年文明对话。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比赛,而是一次文化基因的唤醒。”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钟全昌表示,“‘山水洲城’杯青少儿书法比赛已经从区域性赛事蜕变为全国性赛事IP。”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青少年书法报社副社长梁广林也谈到了自己的想法:“书法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中华文化基因的延续。本届大赛通过‘书写+研学’的双线模式,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将书法教育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让年轻一代在笔墨间感受历史的温度,真正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
线上线下双赛道,打造“全民书法”新生态
从赛事筹备初期,组委会便致力于打破地域和参与方式的限制,让书法艺术真正走进大众生活。本届大赛以“线上+线下”双轨制为骨架,以精细化组别为脉络,将硬笔与毛笔按年龄细分至各4个组别,覆盖学龄前至高中生全年龄段。湖南地区采用 “地方海选+省赛评奖”模式。得益于雅贝康口腔的跨界助力,让赛事资源池持续扩容。湖南赛区获奖者均可获得不同金额的“全国总决赛研学基金券”;而其他赛区的入围选手均获得全国现场总决赛资格。
大赛组委会将聘请全国著名书法专家组成评委会,负责全国现场总决赛的评审工作,并在评审环节引入 “双盲打分 + 监委全程监督” 机制,确保 “笔尖上的公平”。更具突破性的是,赛事首次设立 “全国十大书法名师奖” “全国优秀书法教师指导奖”和 “全国书法教育品牌机构”“全国书法教育先进集体”评选,将教师培育与机构建设纳入赛事体系,打造 “学生成长-教师提升-机构发展” 的良性闭环。“我们不仅要选拔优秀的书法苗子,更要搭建一个可持续的书法生态。”大赛秘书处赵克礼强调。
地域辐射共绘文化同心圆
据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三届赛事将以更开放的姿态亮相:赛事首次打造“1+5+N” 办赛格局 —— 以湖南为核心,联动新疆、重庆、广西、成都、西安5大省市级青年书协,全国数十个地市书法机构成为支持单位。
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李骉表示:"成都选手的投稿作品,既有汉字书法的端庄大气,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充满现代创意的表现形式。像用流畅的笔墨勾勒出宽窄巷子的古意,或是在字里行间展现川剧变脸的灵动。”
本届赛事最引人注目的是新疆地区的参与。新疆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涛提到:“新疆选手投稿作品中,既有汉字的铁画银钩,也有维吾尔文书法‘苏鲁斯体’的流畅曲线。这种多元碰撞,恰恰印证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
研学赋能新图景 让文化从纸面走进血脉
如果说现场书写是“山水洲城”杯青少儿书法大赛的特色,那么浙江书法文化之旅则是本届赛事的点睛之笔。全国总决赛后,选手将开启四天三晚的深度研学:漫步西湖畔,聆听苏东坡“黑云翻墨未遮山”的创作背景;探访兰亭,在王羲之挥毫之地临摹《兰亭序》;走进浙江省博物馆,在《兰亭序》历代摹本前驻足,凝视王羲之“翩若惊鸿”的笔意;于赵孟頫《吴兴赋》真迹旁,感受元代书风“结体遒媚”的气韵……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旅行,而是一次文化基因的唤醒。”据组委会负责人介绍,活动将邀请当地历史文化专家、导游进行讲解,让大家深入了解浙江地区的书法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让这场旅程成为“可携带的记忆”。
墨香传千里 成果展新章
为全面呈现赛事成果,青少年书法报社还将编辑出版《荣誉特刊》,收录全国现场总决赛的优秀作品与活动纪实。此外,本届全国现场总决赛获奖选手及优秀作品将分别刊登于《青少年书法报》特刊和掌上长沙“优秀作品线上联展”专题中,并在《青少年书法报》、掌上长沙等官媒平台上,宣传推介优秀指导老师和组织单位。
从橘子洲头到西子湖畔,“山水洲城” 杯青少儿书法比赛始终在书写少年与时代的对话。当千万支笔在纸上落下,留下的不仅是工整的字迹,更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动注脚 —— 这或许就是赛事超越竞技本身的意义:让每个孩子都成为 “行走的书法传承者”,让横竖撇捺间的中国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笔尖上永续流淌。(通讯员 吕晋)
来源:红网
作者:吕晋
编辑:杨胜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9/91/1494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