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肝移植7年后胆管“卡壳” 腔镜手术巧“破局”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玉君 张芹铭 编辑:周曼 2025-10-16 14:31:3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6日讯(通讯员 刘玉君 张芹铭)“终于不痛了,能正常吃饭走路了!”近日,45岁的杨先生从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康复出院,想到能摆脱肝移植术后狭窄折磨的日子,他难掩激动。正是湖南省人民医院尹新民教授团队凭借精湛的腔镜技术,成功打破杨先生七年的健康困局,为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治疗再添新案例。

来自湖南湘阴县的杨先生患乙肝多年。七年前因肝衰竭,在其他医院接受了肝移植手术,术后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一年前,不明原因的腹痛悄然袭来,他未及时就医,两个月前,腹痛骤然加剧,胆红素指标升高,确诊为“肝胆管结石”。原移植医院尝试通过放置胆道支架取石,却因胆管狭窄,操作时发现胆道出血,手术被迫终止。眼看疼痛加剧、治疗无门,杨先生陷入沉思。

“尹教授在肝胆微创领域口碑好,你快去找他!”在原移植医院主管医生的推荐下,杨先生带着希望,找到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尹新民教授团队。

图片1.wm.png

湖南省人民医院尹新民教授团队进行讨论

入院后,团队迅速为杨先生完善各项检查,全面评估病情。9月25日,尹新民教授带领团队实施手术。打开腹腔后,复杂情况超出预期,患者肝形态失常,左肝肥大、右肝萎缩,肝门右移位内陷,更棘手的是,肝固有动脉雍长,且位处胆总管前方,影响胆管显露切开,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出血风险。

面对“先天不利”的手术条件,尹新民教授团队沉着应对。通过解剖分离固有动脉,彻底扫清手术视野障碍,清晰可见胆总管呈“上宽下窄”漏斗状形态,凭借丰富经验与精准操作,最大限度切开吻合口以上供体胆总管、肝门及左右肝管,巧妙整形一宽大肝胆管盆,彻底清除肝内外胆管结石。

整个手术历时五小时,出血量不足50ml,术中无任何严重并发症。术后,杨先生安全返回病房,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恢复速度超出预期,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第三天顺利过渡到流质饮食,并于第七天成功拔管,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康复出院。

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与肝肿瘤的“终极治疗手段”,虽目前成活率已接近100%,但并发症仍不容忽视,胆道狭窄便是其中常见的一种。一旦出现狭窄,传统治疗难度大、风险高。尹新民教授团队在腔镜处理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领域已形成一套成熟规范、安全高效的诊疗体系,此次手术也为病例治疗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玉君 张芹铭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4/50/1535706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