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14日讯(通讯员 刘丽妮)“最近1个月来,公司裁员,父亲又生病了,孩子处青春期又调皮,自己压力非常大,天天失眠,白天精神不好,情绪不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老婆也觉得对她冷淡,天天闹腾,我都快撑不住了……”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诊室,走进了一位中年男性苏先生,在问诊中,说着说着就哭泣起来。杨栋主任医师详细问诊后,患者被确诊为“混合性抑郁和焦虑障碍”。
“中年男性的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杨栋表示,这个阶段的男性往往面临多方面的压力,但又常常被“男儿有泪不轻弹”等传统观念所束缚,导致心理问题容易被忽视或压抑,需全面关注其心理挑战、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年男性面临四重心理挑战
据医生介绍,中年男性往往面临来自社会、家庭、职业和身体等多重心理挑战。
身份认同与价值感问题:事业上可能遇到瓶颈或质疑工作意义;身体机能下降,引发衰老焦虑;家庭角色转变,如孩子独立后的 “空巢期”、回归夫妻关系的隔阂,还需承担照顾老人的 “三明治一代” 责任。
多重压力叠加:作为经济支柱,背负房贷、教育、养老等经济压力;受社会刻板印象影响,压抑脆弱等情绪;忙于工作家庭,社交孤立,缺乏支持。
身体健康衰退的焦虑:明显感到体力、精力不如从前,容易疲劳;甚至出现健康问题,开始出现“三高”、心脏病、前列腺问题等慢性病,对死亡和疾病的恐惧感增强。部分男性还出现性功能变化,影响自信和夫妻关系。
人生遗憾困扰:年轻时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带来失落,对过往选择产生怀疑。
“非典型”表现的心理问题更需留意
中年男性的心理问题常常以非典型方式表现,需要本人和家人格外留意。
情绪方面:持续的情绪低落、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对以前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
行为方面:工作表现突然变差,或变得“工作狂”以逃避问题;社交退缩,不愿与人交往;饮酒量或吸烟量明显增加,甚至滥用药物;出现冒险或冲动行为。
身体方面:长期失眠或睡眠过多;莫名的慢性疼痛(如头痛、背痛)、消化不良、心慌胸闷等(在排除生理疾病后,需考虑心理因素)。
认知方面: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难以做决定。
中年男性出现心理问题如何应对?
“中年男性的心理健康危机是一个沉默的‘流行病’。打破沉默的关键在于改变观念:认识到心理与生理同样重要,脆弱与求助是勇气而非懦弱的表现。”杨栋从两方面给予建议。
从自身角度出发,首先需要学会接纳并表达情绪:承认脆弱等情绪的正常性,通过与亲友交流、写日记、艺术创作等释放情绪。其次,注重身心健康: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保持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再次,重塑人生意义:从追求“成就”转向关注“体验”与“关系”,培养新兴趣,如学技能、做志愿,为生活注入活力。同时,构建社交支持,如:定期联系朋友,参与男性团体活动,减少孤独感。
最后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积极寻求帮助:与伴侣坦诚沟通,情绪问题严重时及时咨询心理医生。
如果你是患者家属,也需要学会理解倾听:创造安全环境,让中年男性敢于表达情绪,倾听时不急于评判或给建议。给予细致关心:用具体话语关心,如“最近累吗?我能帮什么?”留意其失眠、食欲变化等异常行为。同时,助力健康生活:邀请他一起运动,准备健康餐食,带动全家养成健康习惯。一旦发现其状态不佳时,温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而非强迫。
中年不应是危机,而可以是一个转机——一个重新认识自己、调整生活节奏、与自己和解、开启人生下半场精彩篇章的契机。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丽妮
编辑:戴丹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4/58/15351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