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21日讯(通讯员 小姿)近日,长沙泰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谢启应教授指导下,成功为一名房颤患者实施脉冲电场消融术(PFA)。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为房颤患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
房颤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心脏疾病,表现为心跳不规律,时快时慢。患者发作时可能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脑卒中。据统计,我国房颤患者约2000万人。
与传统消融技术相比,PFA通过高压电脉冲作用于心肌细胞,使其凋亡,从而抑制异常心律。该技术具有组织选择性高、消融速度快、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等优势,能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
58岁的孙先生(化名)近八年来反复出现心悸、头晕,经评估后,医疗团队决定为其采用PFA手术治疗。心血管内科江斌主任介绍,房颤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等方式,而PFA能选择性损伤心肌,避免伤及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安全性更高,已成为临床重要的创新治疗方法。
手术由谢启应教授与江斌主任共同完成,在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团队顺利完成诱发、标测、消融及验证等步骤。患者术中无不适,术后恢复良好,满意度高。
PFA是一种非热消融技术,通过高压电场在心肌细胞膜上形成不可逆微孔,破坏细胞结构,阻断异常电信号,帮助心脏恢复正常节律。其优势包括:安全性高,避免损伤食管、膈神经等邻近组织;手术时间短,单点消融仅需数秒;精准高效,仅作用于心肌细胞,复发率低。
该技术适用于多种房颤患者,如阵发性房颤、病程较短的持续性房颤、高龄或合并症较多者,以及担心严重并发症或心房结构复杂的患者。此外,希望缩短手术和康复时间的患者也可考虑此方法。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小姿
编辑:李茜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4/65/1536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