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警惕脑内“烟雾”致脑梗 长沙泰和医院专家解读烟雾病防治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小姿 编辑:向婉 2025-11-18 20:40:5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8日讯(通讯员 小姿)近日,广东茂名一名6岁女童在与家人争吵后突发脑梗,病因被诊断为“烟雾病”,引发社会关注。什么是烟雾病?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长沙泰和医院神经外科李自强主任作出专业解读。

李自强介绍,烟雾病并非因吸烟所致,而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其特点是大脑主干血管逐渐狭窄甚至闭塞,为代偿供血,脑内形成大量细小脆弱的侧支血管。这些血管在造影中呈“烟雾状”,故得名,但其结构不稳定,易引发脑缺血或脑出血。

数据显示,约10%的儿童脑卒中由烟雾病引起。儿童患者多以脑缺血为主要表现,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视力模糊或癫痫发作。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脑梗,导致记忆力减退、瘫痪、失语等后遗症。成年患者则更容易出现脑出血,伴有剧烈头痛、意识障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目前烟雾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患有血液病、血管炎、免疫系统疾病等人群也属高发。该病呈现双峰发病年龄特征,即5–9岁儿童和35–39岁成人。

诊断方面,脑血管造影(DSA)是“金标准”,可清晰显示血管病变;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适用于无创筛查;CT血管成像(CTA)因有辐射,不推荐作为儿童首选。普通CT或MR主要用于脑组织检查,不能直接评估血管。

在治疗上,药物如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血栓,但无法阻止病情进展。手术是当前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直接血管重建术:将头皮血管直接吻合至脑动脉,快速建立供血通道,效果显著,但对手术精度要求高;间接血管重建术:将带血供组织贴附于脑表面,诱导血管新生,操作较简单,尤其适合儿童,但起效较慢。

李自强提醒,患者术后也需定期复查,建议术后1–3个月进行MRA检查,之后每年随访。

脑内“烟雾”是健康的重要警示。如出现反复、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应尽早就医,通过早期诊断与干预,降低脑损伤风险。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小姿

编辑:向婉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5/52/1543985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