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病房秒变VR影院?看“魔法眼镜”如何改写治疗体验

来源:红网 作者: 孔金玲 编辑:杨胜男 2025-03-12 17:22:1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3月12日讯(通讯员 孔金玲)在病房里,许多患者不仅要与发热、感染、出血等生理病痛抗争,还常常深陷焦虑与恐惧的阴影中。尤其对于肝硬化、重症肺炎等易反复发作的疾病,漫长的住院治疗犹如一场身心俱疲的“持久战”。自去年起,长沙市第一医院感染科肝病中心三病区率先引入“VR技术在临床护理心理干预中的应用”项目,通过让患者佩戴VR眼镜沉浸于虚拟场景,为其提供心理疏解。如今,这小小的VR眼镜,现在已经成为患者称赞的“心理止痛药”。

从“疼到睡不着”到“笑着治疗”

肖易(化名)因肝硬化入院,后并发严重感染和消化道大出血,血红蛋白水平骤降至危急值。治疗期间,他周身插满导管,24小时不间断输液,连翻身都需格外谨慎。肖先生彻夜难眠、心率居高不下,这种生理痛苦叠加心理压力,使其出现典型“ICU综合征”——身体越虚弱,心里越崩溃,长久如此,非常影响病情恢复。

微信图片_20250312170617.png

肖易每天坚持“虚拟疗愈”。

转机出现在护士长孔金玲递来的一副VR眼镜。“带您去海边度假、散心。”随着设备启动,肖易的病床瞬间“切换”为阳光沙滩:耳畔是轻柔的海浪声,眼前帆船摇曳,虚拟场景中几只小螃蟹悠然爬过。“那一刻,胸口憋着的那股气‘唰’地散开了,仿佛有人推开了我心里的窗。”肖易回忆道。

此后,他每天坚持“虚拟疗愈”半小时,场景从森林鸟语到雪山温泉交替变换。两周后,其血压与心率趋于平稳,夜间睡眠时长恢复至4~5小时。更令人惊喜的是,原本波动的感染指标显著下降。

黑科技实现“心灵疗愈”

VR治疗其原理很简单当人沉浸在另一个美好的世界里,身体分泌的压力激素会减少,疼痛信号会被大脑“忽略”一部分,这对于长期卧床、治疗周期长的患者尤为有效。

目前,这项技术已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感染科肝病中心三病区多场景应用:高烧患者“置身”北极与企鹅互动;疼痛难忍者“漫步”荷花湖畔;甚至在进行腹穿、置管等侵入性操作时,患者也可通过观看VR动画分散注意力,降低紧张感。科室也因此收到许多锦旗。

医疗的本质不仅是抗击病原体,更是守护患者心中的希望之光。VR技术作为“非药物镇痛”的创新实践,正在重新定义感染科病房的护理边界——让科技的温度,照亮康复之路。

尽管成效显著,但VR技术仍需完善。例如,部分老年患者易出现眩晕,危重患者体力难以支撑长时间使用。对此,科室也正探索调整场景动态、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定制VR内容、不断缩短单次体验时长等优化方案。

来源:红网

作者: 孔金玲

编辑:杨胜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nograb/646947/56/1477567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