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改善睡眠习惯 防范婴幼儿“捂热综合征”

来源:红网 作者:张洁 编辑:周曼 2015-03-19 15:15:3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良好睡眠,健康人生——从儿童开始”。湖南省现有人口7200万,儿童睡眠障碍人数可达数百万,从出生2-6周开始形成的昼夜生物节律将伴随人的一生,儿童睡眠的质和量,关系到此后一生的睡眠健康。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是“良好心理,健康睡眠”。

  小美的出生给全家带来了巨大的欢乐,2月的一个晚上,妈妈在半夜12点给2个月的小美喂奶后睡着了,早晨六点多起床后,发现小美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呼之不应不动,全身衣服湿透,最高体温40.3摄氏度!原来,小美和爸爸妈妈同睡一张床,共用的10斤重棉被捂住了小美全身及口鼻,当时她身上还穿有3件衣服,被捂得全身湿透,浑身散发大量热蒸汽,就像一个被蒸熟的馒头。
  
  爸爸妈妈赶紧将小美送医院予以静脉输液、输氧等处理住院治疗,被诊断为“捂热综合征、多脏器功能损伤”。经降颅内压,止惊厥,保护心肺脑重要脏器功能,改善循环,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处理,孩子仍然精神、反应差,不动、不吭声,不睁眼,面色苍白,嘴唇、四肢发绀、发凉,考虑病情危重及预后不佳,改送入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诊断为:捂热综合症并多器官功能障碍,并发凝血功能障碍、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继发性癫痫、心肌损伤、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并呼吸性碱中毒。
  
  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并没有任何疾病,却在一个晚上捂热的意外伤害后,变成了一个生命垂危的孩子。其实,儿童捂热综合征并不少见,有研究发生率占1~4岁儿童意外伤害10%~46.2%!其中来自乡村占75.5%~94.3%,病死率可达18.33%~19.3%!存活者15%有后遗症!发病初期误诊率34.9%,以基层地区多见。
  
  捂热综合征对孩子伤害严重,最重要的防范方法是改善睡眠习惯,可挽救婴幼儿生命。主要预防措施包括:母婴分床睡眠,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的,符合孩子年龄及身高体重要求的专业儿童床,婴幼儿孩子的小床宜放在大人床旁,宜便于大人随时眼睛可以直接看到孩子是否存在危险;在孩子睡眠中,防止孩子在睡眠时被枕头及被子捂住口鼻,特别是孩子睡眠中手足活动较多时应特别小心;纠正不良喂养习惯,不要在婴幼儿睡眠时让她持续含住妈妈乳头,以防止窒息;适当调整卧室温度,冬春季亦不能让卧室温度过高,一般以24~26℃为宜;一定要保持保持卧室通风,防止夜间熟睡时因卧室不通风所致一氧化碳中毒及缺氧窒息。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在睡眠中明确的捂热病史:如冬春季,年龄小于1岁,尤其是新生儿的孩子有包裹衣物过多过紧、捂盖过严过厚,室内温度过高,继之出现高热、大汗后伴体温不升,有颜面发绀或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节律不规则、心率增快等缺氧表现,即应警惕是否捂热综合征。
  
  一旦发生发生捂热综合征,家长应该立即移开孩子身上的被子,松解孩子身上衣物,确保孩子呼吸道通畅,如果口鼻有分泌物,一定要尽快去除。同时,宜立即送医院检查,了解有无心。肺、脑、等等重要脏器损伤,病情危重者(有抽搐、意识不清、呼吸异常、惊厥、休克等)必须及时抢救,还要学会配合医护人员观察病情。
  
  作者: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张洁
  
  科普:什么是捂热综合征
  
  是指由于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所致以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国际疾病分类(ICD-9)已编码列为单独疾病在中国,赵祥文教授已将其写入他主编的我国儿科急诊医学的权威畅销教科书《儿科急诊医学》。
  
  捂热综合征的好发年龄是0~4岁,特别是小于1岁,尤其是新生儿!好发季节是冬春季,好发环境是家中,或旅途中,好发时间是凌晨或后半夜。
  
  正常足月新生儿,体重只有成人5%,体表面积确有成人15%,高热时全身大量散热大汗淋漓,出现高渗性脱水导致低血容量休克,严重时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正常婴幼儿脑组织血管丰富,消耗氧气量最大,占全身耗氧20%(每100克脑组织,耗氧3.0-3.8ml/分钟),在捂热致孩子口鼻窒息,完全缺氧的情况下,脑组织内储存氧8-12秒完全消耗尽,能量物质2-3分钟就完全消耗了,脑组织缺血缺氧可以引起脑水肿,脑血管痉挛,孩子出现凝视尖叫、抽搐、昏迷、中枢性呼吸衰竭,脑组织缺血缺氧还可以引起脑细胞缺血坏死,导致孩子大脑永久性损伤,出现继发性癫痫、智能低下、中枢性瘫痪等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来源:红网

作者:张洁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2015/03/19/42450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