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则消息在几年前就已经被辟谣过了,但“迷魂药”的江湖传闻,一直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上流传。那么到底迷魂药能有这么神奇吗?长沙市中心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赖洪波告诉我们,目前已知的所有化学药品,都达不到在人面前晃两下就能迷晕的效果。即使是医院用的吸入式麻醉剂,也要用面罩或者呼吸器深呼吸几下甚至几分钟才能做到。
赖洪波称,从临床上看,要让患者达到全身麻醉,常用的是两种方式,一是静脉注射,二是吸入式,此外还有口服、直肠等,但都要有辅助条件才能达成。“闻香后立刻晕倒,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赖洪波说,即使是进口的高效麻醉品,也达不到控制人意识的地步。麻醉效力比较快的氟醚,至少也要5分钟才发挥作用。有的药物如异丙酚、氯胺酮确实可使人失去理智、说真话,可是能完成较长时间的走路,乖乖地回家取钱、拿钱则没有可能。
但具有麻醉效果的气体是有,不过普遍具有刺激性气味,且需要在封闭条件下持续长时间、大剂量给药才会起作用。
传闻中迷魂药之类的药物,赖洪波表示并未亲眼见过,而一些特殊的化学药品、神经毒气等,能让人很快昏迷,但也需要数分钟才能奏效,而且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存在相当大的操作难度,普通人很难接触到。闻一闻即被迷晕的事件并不可信,但市民不要碰触不明身份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等物品。
延伸阅读
如何分辨出谣言
如果有闻一闻就失去知觉的药,医院麻醉科不就轻松多了?网络上经常有这样的人,每隔一段时间就把这种谣言改头换面发一遍,目的是利用人们的善良,骗人阅读后转发从而增加点击量,骗取高关注率和转发率。
这些谣言有很强的规律性,大多围绕现代人们关注的三大焦虑主题——人身安全、食品安全和健康养生,且喜欢用极端的事例和惊悚的语言,来唤起大家的恐惧情绪。
一些市民从朋友圈看到类似的假新闻,会信以为真,完全出于好心而转发。基于朋友之间的信任,和“就算是假的,提醒一下也好”的心态,这类谣言很容易发酵。其实这类谣言大多缺乏专业性甚至常识性,时间地点人物等几个要素一般都模糊不清,语言叙述似是而非,稍加注意,并不难辨别。
来源:红网
作者:周曼 黄中意 陈颖
编辑:曼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