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衡阳报道 通讯员 谭鹏 贺冬元
尹树标,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卫生院副院长,一个小小的中医专科医生,从毕业至今扎根基层卫生院却已有17个年头,说起他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谦和的为人,乡亲们无不竖起大拇指。
可是,在他心里,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大目标:让乡亲们花最少的钱治好最难治的病。
立志学成 回报乡亲
尹树标,1976年出生于珠晖区酃湖乡双江村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小时候亲眼目睹母亲长期忍病不治,无尽的苦痛令他暗暗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好医生,用最少的钱治好最难的病! 199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上了河北中医学院。
大学毕业后,他丝毫没有犹豫,毅然选择了家乡的一所乡村医院——酃湖乡卫生院。10多年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最美的医德。凌塘村有位70多岁的老人患上了肩周炎,生活难以自理,求医费用大部分都是靠左右邻舍你三元、我五块接济得来。尹树标得知情况后,一边为其施以中草药为主的治疗,一边找到老人的子女协商解决老人的生活费用以及后续的医疗费用。通过三个月的治疗,老人的病情出现明显的好转。胜利村一五保户因摔断腿找他治疗,他带上实习医生利用节假日上门为其义诊,整个治疗,老人没花一分钱。三个多月后便可下床行走了。
望闻问切 不忘初心
衡阳市医疗资源相当丰富,酃湖卫生院地处市郊,与一家省管三甲医院和部队所属的三甲医院为邻,生存的空间非常狭小。早些年,乡亲们大病小病总往大医院跑。小病看病难,大病看病贵,有的甚至因病致贫。2006年尹树标在酃湖乡卫生院大力开展中西医治疗的融入和结合,特别创立了中医理疗。一开始病人对中医理疗也持怀疑态度,但是看到一些颈椎、腰椎患者、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慢慢治愈,酃湖乡卫生院开始声名鹊起,病人遍布酃湖乡周边多个乡镇,甚至一些城里患者也来卫生院求医问药。2007年8月的一个深夜,正在带班的尹医生忽然听到病房里传来急促的哭喊声。他匆忙赶到病房,发现是国庆村的患者黄某休克了。此时,新来的值班医生已吓得不知所措。危急关头,他马上叫来护士,建立静脉通道,经过几个小时中西医结合的强力抢救,终于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2009年7月,尹树标在例行的“巡诊”中,发现双江村蔡某,肺源性心脏病诱发脑梗,三甲医院已劝其放弃治疗,亲人已准备了后事。尹树标当即劝其住到了卫生院,经过中西医结合的精心治疗,病人的病情很快有了好转,而且一直活到了现在。“带着感情下病房,凭着良心开药方”,是尹树标常说的一句话。本着这种态度,尹树标在给病人开药的时候,总是以患者利益为重。他开的处方,一般门诊平均自费费用不超过60元,住院病人不超过1500元。
百姓安康一生追求
防病为上,治病为下。一个好的乡村医生就是要使老百姓少生病,甚至不生病。这是尹树标经常说的话。2008年担任业务副院长后,他根据村民实际身体状况制定出了一整套常发病、多发病和突发病防治结合方案。编印一些诸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人饮食卫生和劳动、生活、休息等注意事项的宣传资料,利用平时“巡诊”机会向村民们医务宣讲。
上托村村民唐某患痛风病10多年,尿酸高出正常值一倍多。尹树标要求他饮食尽量清淡,少吃高脂及酸性食物,忌喝啤酒,再辅以中药清热、解毒、排毒、散气,通过一年多的治疗,今年7月唐某的尿酸已控制在正常值内,痛风的顽疾也大有好转。
在实际工作中,尹医生还大胆继承和吸收一些民间偏方以及一些看似很“土”的民间治病方案,用于“冬病夏治”。光明村欧奶奶70多岁了,一到冬天便皮肤干涩,奇痒无比,广州、长沙等地大医院都跑遍了,总也得不到根治,今年3月无奈之下找到卫生院治病。当时乍暖还寒,尹树标施以中药外敷内服,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和缓解。
本着一颗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仁心,“小中医”尹树标,一步步朝着心中的目标前进。
来源:红网
作者:谭鹏
编辑:曼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