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医党建 | 湘雅二医院普外科第一党支部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

来源:红网 作者:熊力 编辑:刘丹 2019-12-25 12:04:4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12月25日讯(通讯员 熊力)12月14日,料峭寒冬带来了丝丝寒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外科第一党支部组织胃肠肿瘤MDT团队一行15人来到永州,进行“2019湖南省胃肠肿瘤规范化治疗及MDT治疗基层巡讲”的第五站的巡讲。这一行人中,接半数都是党员,他们协助永州市中心医院成立胃肠肿瘤规范化治疗MDT团队,为当地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也给这个冬天带来阵阵暖意。

学科建设党员引领,基层巡讲党员带头,下乡义诊党员争先……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将党建与理论学习相融合、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与健康帮扶相融合,湘雅二医院普外科第一党支部走出了一条建设战斗堡垒、推进党员引领的特色党建之路。

党建与理论学习相融合——

结合主题教育增强使命感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普外科第一党支部书记文宇看来,筑牢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基础,这是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

从今年9月起,支部先后组织了4次集体学习,把理论学习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头戏”和“基本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讨论救死扶伤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改革发展抓落实,谈认识、讲体会,摆问题、找差距,力求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1.jpg

支部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

除了党员集中学习,支部活用善用学习强国APP,把“平台”当“课堂”,将“学习强国”作为提高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教科书。

“每天的空余时间都会打开学习强国APP,可以看时讯、听新闻、读文章,了解最新的新闻资讯,并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催人奋进的好文章。现在基本一天不学习就浑身不舒服呢。”支部副书记、普外科二病区护士长刘娟就是一位学习强国APP的忠实粉丝,她介绍,“要闻”版块可以收听新闻联播,了解国内外大事;阅读文章也可通过语音播放收听,浏览后在最下方留言,发表学习体会;每周一答、专项答题、挑战答题,业余时间被充分利用起来,随时学习,时时进步成为常态化。

2.jpg

普外科第一党支部组织集体观影《我和我的祖国》。

党性传承,精神永驻。普外科第一党支部积极创新方式、丰富载体,推动主题教育求质量、有特色、走前列。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爱国影片,来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把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出来。

“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只有好好工作,脚踏实地,争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来回报这些先烈们。”党员邹恒说。

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

把支部建在学科上 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普外科第一党支部目前有党员35人,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

2017年起,湘雅二医院按照“支部建在学科上”的原则,以学科或亚专科为单元,成立党支部,选拔了一批政治忠诚可靠、业务素质过硬的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党建和业务“双肩挑”助力支部和学科“两手抓、两不误”。

今年9月刚刚履职的党支部书记文宇就是这样一名党建与业务双肩挑的人员,走马上任的他积极践行医院党委的“双培养”工程,致力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管理等方面的骨干。

“一名党员,就是一个标杆,就是一面旗帜。我们加强发展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医务人员等双高人员入党,这样可以使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

在他的动员下,普外胃肠专科主任姚宏亮教授和科室骨干刘翔峰副教授、主治医师骆园纷纷递交入党申请书,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

普外科第一党支部主要由普外科肝胆胰专科和胃肠专科的党员组成,“支部建在科室”是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重要“利器”。

“胃肠专科主任姚宏亮教授就是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典型代表。”文宇介绍。

科室在姚宏亮的带领下,积极开展3D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完成的数量及质量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共完成机器人下胃肠道手术900余例,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姚宏亮教授获得“达芬奇手术杰出贡献奖”。在全国NOSES病例登记系统中完成全机器人下直肠癌NOSES病例登记病例270例(截至至2019年11月),居全国前五。

不仅如此,科室还推广胃肠道肿瘤MDT治疗模式,首创并开设了普外肝胆胰专科疑难杂症专病中心(MST),强调为患者提供“多对一”诊疗服务,尽快确诊疑难杂症,减少纰漏,规避风险,减轻患者痛苦、节约治疗费用,全年对50名患者进行了多学科讨论。

党建与医疗帮扶相融合——

根本目的在于惠及群众

为对接扶贫攻坚任务,医院提出了“党建+健康帮扶”模式,组织联合党支部到受援医院开展以“一次学术讲座、一次大型义诊、一次教学查房、一次手术演示、一次红色教育、一次科普讲座”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帮扶。

医院党委有号召,普外科第一党支部有行动。支部党员的足迹遍布郴州汝城、岳阳平江、湘潭、怀化、永州……对基层医院开展规范化治疗及MDT基层巡讲,加强同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省内远程胃肠肿瘤MDT讨论,实现互联网+,以造福更多的老区人民。

“谢谢专家们的细心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这些急救知识得到了规范,以后需要施救的时候心里更有底气了。”9月26日,在桑植县人民医院听完健康知识讲座的护士小李有感而发。普外科第一党支部党员杨波、刘娟参加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党建强会,科普同行”大型党建+科普活动,也是支部“党建+健康帮扶”融入到主题教育的具体体现。

除了专家利用周末组团来到基层医院开展医疗帮扶,今年10月,支部党员、普外科主治医师周江蛟还赶赴湘西龙山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对口援助,毫不保留地与当地医护工作者分享自己的经验,带动科室同事一起成长。

60岁的鲁嗲嗲因阵发性腹痛,来到龙山县人民医院就诊,胆囊癌可能性极大,必须要尽快手术。而家庭贫困的鲁嗲嗲,经济来源主要靠卖农产品和家里饲养的牛羊,全部积蓄仅有4000元。一些远房亲戚替他筹划,如果去上级医院手术,只能卖掉家里的几头黄牛来筹集手术费用。如果舍不得卖牛,那光靠那4000元钱,肯定无法支付去上级医院看病的费用。

3.jpg

周江蛟医生正在为湘西龙山胆囊癌患者进行手术。

在龙山县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技术扶贫的周江蛟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后,决定就在县医院为其主刀手术,历时2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经过医保报销,仅花费3000元左右就支付所有的医疗费用,不用卖牛凑钱去上级医院手术了,患者病治疗了,牛也保住了。

像周江蛟一样的青年党员在普外科第一党支部不是个例,在桂东县人民医院,支部党员何超也积极开展救治,为当地百姓送去健康。在雪域高原,支部党员陈卫东教授积极响应国家支援西藏的号召,前往西藏山南市藏医医院进行医疗技术指导,克服气候恶劣、低温缺氧等各类困难,树立了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医疗帮扶的过程中,这些医生党员立足岗位,坚持不懈地做讲政治、讲道德、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共产党员,成为科室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

4.jpg

西藏患者为感谢陈卫东教授的爱心援助,特地赠送锦旗和哈达表达谢意。

党建与一项项工作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有力提升,科室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水平论文、“达芬奇手术杰出贡献奖”、第十五届“湖南医学科技二等奖”……各项成绩纷至沓来。

“不管是作为党员,还是医务工作者,我们都是双重身份,一种初心。”党支部书记文宇表示,“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正是我们加强党建工作的根本。”

初心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湘雅二医院普外科第一党支部通过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亮身份、立标杆、树形象,带头攻坚克难,在患者心中塑造了良好的口碑。今后,普外科第一党支部还将一如既往,全力守护人民的健康梦。

来源:红网

作者:熊力

编辑:刘丹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9/12/25/641447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