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9月23日讯(通讯员 石艳芝)廖女士是去年检查出感染幽门螺杆菌,当时选择了治疗,而今年复查C14呼气检测发现又感染了,这让廖女士有点奔溃,这次复发,让廖女士有了想放弃继续治疗的念头。
听了廖女士的情况,长沙东大肛肠医院胃肠科主任余仁贵表示,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相关肿瘤的元凶之一,因此符合治疗指征者医生一般都会建议进行治疗。而患者接受了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如果没有定期复查,当胃病再次复发时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还有可能出现恶变。
很多患者觉得存在有可能再次被感染的情况,那为什么还要治疗呢?余仁贵首先明确两个概念“复发和再感染”。
1、再感染
是指患者在治疗成功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次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其感染菌株不同于原始菌株。
2、复发
经过治疗后细菌的活力降低,暂时处于被抑制状态或者类似于休眠状态,所以检测时不能检出,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它会重新大量繁殖并被检测出来。
幽门螺杆菌治疗成功1年内复查阳性者,大多是复发;
幽门螺杆菌治疗成功1-2年后复查阳性者,大多为再感染。
余仁贵解释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再感染的概率并不大,普遍在2%左右。那么是哪些原因导致了再感染?
1、口腔问题
口腔是幽门螺杆菌的另一个储存器,唾液、牙菌斑以及口腔黏膜等部位均存在着幽门螺杆菌,口腔内的幽门螺杆菌进入到胃内,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复发。
2、家庭成员相互传播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口口传播,所以存在家庭聚集现象。
3、饮食因素
吸烟、酗酒、食用生食、长期用药、消化系慢性病及慢性肺病均是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的危险因素。
4、抗生素耐药性
幽门螺杆菌耐药后其治疗率下降的同时再感染率增加。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尽管幽门螺杆菌治疗后有一定的复发率,但总体还是很低的,但要谨遵医嘱,戒除不良嗜好,注意饮食卫生。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做好C14呼气检测,检测胃部情况。
来源:红网
作者:石艳芝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0/09/23/8327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