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健康是幸福之基,医改关系民生福祉。日前,长沙市进行2019年度医改工作综合评估,10家单位获评“医改创新突出单位”。如何通过医改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的难点?医改工作如何跟随时代发展而创新变革?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走进10家“医改创新突出单位”,深入探寻长沙医改之道。
红网时刻记者 刘丹 长沙报道
长期以来,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的网底,承担着广大老百姓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但是,由于基础设施设备落后、乡村医生服务能力薄弱、积极性较低等问题,村卫生室越来越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
2019年2月,长沙市在雨花区跳马镇中心卫生院开展试点,探索紧密型乡村卫生一体化工作,对辖区内17个村卫生室实行“七统一、两独立、一保障”的乡村一体化管理,即统一建设标准、人员安排、业务管理、财务管理、药品采购、制度建设、绩效考核,实行独立财务核算和责任风险独立承担,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为村卫生室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全面提升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村医纳入卫生院统一管理,让村医无后顾之忧。图为金屏村卫生室黄军同卫生院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制度保障解决村医后顾之忧
“说实在的,过去我们总有怨言,感觉没得到肯定,不知道老了以后怎么办,现在好了,感觉有家了,老有所依了。”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三仙岭村卫生室的村医刘柱成说道。
刘柱成干了21年村医,他的母亲曾经也是一名乡村医生,退休后每月只有150元的生活补助。而现在,他与卫生院签订聘用合同,成为卫生院的一名职工,卫生院为他购买了养老保险等五险,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刘柱成母亲的情况,是目前全国大部分乡村医生的困境。曾经,村医隶属村委,业务管理在卫生院,村医主要收入来源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拨款和部分医疗收入,没有养老保障,没有归属感。
村医是村民的健康卫士。解决村医的待遇和保障问题,是织牢基层卫生网络的关键。
跳马镇中心卫生院与村医签订聘用合同,纳入档案管理,从签订合同当月起,购买企业养老保险,2020年起,购买住房公积金。
“村医与在院的聘用职工社会保障费缴纳基数是一样的,每月每个村医自己承担308元,卫生院承担794元,在实施‘乡村卫生一体化’后,卫生院一年要为17名村医增加支出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费用约21万。”跳马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彭国其表示。
彭国其介绍,紧密型乡村卫生一体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跳马镇中心卫生院加强对村医的绩效考核,提高村医积极性。绩效考核后,村医平均月薪能达到5000元至7000元不等。
关刀新村卫生室张有为给村民普及健康知识。
标准化建设激发村卫生室活力
“自从和卫生院签订了聘用合同,我就感觉自己有了家,有了归属感之后,我们村医团队的凝聚力和整体实力也增强了。”雨花区跳马镇冬斯港村村医康余良表示。
跳马镇中心卫生院定期组织医生对乡村医生进行技术指导,传授行医经验,针对村民的常见病、多发病疾病谱开展系统性培训,加强公共卫生知识培训和季节性流行病和慢病防控,提高了乡村医生常见伤病的诊治能力。
解决了乡村医生的问题,又该如何提升村卫生室的综合服务能力?
跳马镇中心卫生院对17个村卫生室的规划建设、人员安排、业务管理、制度建设、财务管理、药品、绩效考核进行统一管理,以标准化建设和管理统筹村卫生室发展。
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药房、诊室、治疗室、处置室、公共卫生室五室分开;实行6S管理,统一标识标牌,物品定位管理,定期卫生大扫除……这是17个村卫生室建设的统一要求。不仅如此,各村卫生室还需严守“八个有,四上墙”的制度规范,即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 收费有凭据、收支有账证、工作有制度、岗位有职责、疫情有报告、业务有考核,工作制度上墙、药品价格上墙、服务项目上墙、岗位职责上墙。
通过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村卫生室的职责进一步明确,做到了与卫生院各司其职,相互配合。2020年1-3季度,村卫生室转诊卫生院的住院人次685人,同比增长42%。
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卫生院通过实施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实现了村、镇医疗机构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了村与村、村与镇之间的紧密度。
“村医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完成了由量到质的转变。以村医为枢纽,搭建了与卫生院的桥梁,一些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在家门口就得到了解决。”跳马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彭国其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切实提升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丹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0/11/26/8654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