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护士詹晓芳
詹晓芳认为认真二字不可或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曼 通讯员 沈梓杨 长沙报道
“孩子手上还有置留针吗?那请您带着孩子去输液。这位家长,您现在需要带着孩子去做雾化……”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的急诊科,詹晓芳依次接过患儿家属手里的就诊卡,插卡、查看医嘱、核对药品,指导患者,动作麻利,一气呵成。
每天上午10:00一过,急诊科就逐渐进入了就诊高峰期,万一又遇上流感高峰,这里的输液大厅时常“爆满”。詹晓芳需要仔细核对医嘱,帮助患儿办理治疗手续,完成配药备药。为了减少高峰时患儿输液等待时间,她往往也需要加班加点,穿梭在各个输液室,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顾不上喝水、吃饭,都是常有的事。
在詹晓芳看来,在急诊科工作,认真二字不可或缺。配药不能出错,打针输液不能出错。而最大的考验,则是面对的患儿年龄小,血管细,配合度差,要做到“一针到位”,需要练就一身过硬的技术。
“一针见血”的背后往往需要大量的练习,也饱含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努力,詹晓芳表示,平常需要用心研究患儿血管的特点,才能提高穿刺输液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9年前,刚毕业的詹晓芳进入儿科工作,儿童患者穿刺成为了她最大的难题。为此,她利用休息时间来到科室苦练儿童穿刺、静脉采血、静脉输液、动脉采血等技术,几个月后终于熟练掌握,从患儿家属口中的“实习护士”变成大家心里穿刺技术一流、值得信赖的专业护士。她除了广泛学习专业知识,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人际沟通技巧,为的是让患者拥有更好的就医体验。
2019年,一则“幼儿园小朋友因异物卡喉而不治身亡”的新闻深深刺痛了詹晓芳的心,她决定为此做些什么。在工作之余,詹晓芳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收集资料、准备课件和问卷调查,去幼儿园和社区拜访,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普及相关知识,教会他们幼儿异物卡喉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急救法)。这一举动,得到了大家一致的点赞和感谢。“作为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我只是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詹晓芳说,作为急诊科护士的她,面对许多生死一线的孩子,救人是她的本职工作,也是初心和使命。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爆发。广大医护工作者逆行前往武汉参与志愿救治工作,詹晓芳也在第一时间主动请缨上前线。2月6日起,被上级派往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参与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工作。
对于新冠肺炎患者来说,除了常规的治疗,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做一个“有温度的护理人”,人文关怀精神在急诊护理中同样不可或缺,对每一个生命,詹晓芳都怀着敬意和尊重。“为避免传染,家属们无法陪伴在身边,很多前来就诊的患者会感到很恐惧,医护人员对他们的照顾就更显得至关重要。”詹晓芳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在完成日常护理的工作后,她会带上一个笔记本,然后一间一间病房去与患者聊天,了解他们的顾虑与困难,并仔细记录下来,评估他们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反馈给值班医生,请求心理医生的援助。有一次,一名从武汉来的叔叔就要出院了,詹晓芳为他进行出院终末护理。临走时,他突然转过身对詹晓芳深深地鞠了一躬,含着眼泪对她说:“小詹,谢谢你!从今以后,湖南就是我的第二故乡,真的感谢你!”
多年来的努力与积淀,让詹晓芳获得了群众的肯定,她取得急诊专科护士证、BLS(基础生命支持)、 ACLS(高级生命支持)等证书,多次获医院年度嘉奖、优秀护士,中华护理学会急诊分会“抗疫荣誉证书”“长沙市优秀青年”等。
护士工作的琐碎平凡,终其一生也无法如洪钟大吕般发出振聋发聩之声,但琮琮琤琤泉落涧,看似细小的涓涓溪流连绵不绝,也能像詹晓芳一般,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为生命注入甘泉般的温润与希望。
来源:红网
作者:周 曼 沈梓杨
编辑:易征洋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1/05/11/9327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