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交车追尾后司机伤重入院,长沙市中心医院紧急救治转危为安

来源:红网 作者:邵启兵 朱文青 编辑:陈亚男 2021-11-18 19:04:51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4.wm.png

红网时刻11月18日讯(通讯员 邵启兵 朱文青)“感谢医院急诊创伤中心的医护团队走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为我做了手术,今天我才能平安出院回家,谢谢你们!”11月18日上午,56岁的长沙市公交集团驾驶员文富良将锦旗和感谢信送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急诊科创伤中心救治团队医护人员手中,经过医护人员一个月的精心医治,文师傅今天在家人的陪伴下出院回家。

文富良介绍,自己是江西萍乡人,长沙市公交集团做公交车驾驶员已有11年。10月17日上午11:00左右,驾驶过程中他身后有位乘客问路,他回过头回答了一句,意外就在那一瞬间发生了。他驾驶的公交车与前面的公交车发生了追尾,碰撞导致他的腹部、胸部、头部都受到了撞击,伴有持续腹部疼痛,所幸乘客没有受伤。随后,文富良被120急救车紧急送往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急诊科。

据急诊科接诊医生邵启兵介绍,文富良入院时面色苍白,休克血压,医生给予积极补液抗休克的同时急查腹部彩超,提示其有腹腔大量积液和少量胸腔积液,考虑内脏出血,情况紧急。邵启兵立即启动创伤救治中心紧急预案,通知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做好紧急手术的准备。当天正值周日,急诊科主任医师邓中军上午查完房后已经在回家的路上,接到通知立即赶回医院,在路上通过微信视频了解患者信息后,快速而默契地与接诊医生确定了下一步治疗方案,急诊科医护人员为患者完善头、胸、腹部CT后走绿色通道进入手术室,邓中军则直接进入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

两路人马紧急行动,急诊科邵启兵、陈伟两位医生护送患者行CT检查,结果提示肠系膜根部挫伤,肠系膜上动脉破裂出血,右侧3、7、8、9前肋不完全骨折,且血压进行性下降,意识模糊,文富良被马上送入了手术室;另一边,邓中军已经在手术室做好准备,文富良进入后马上接受紧急手术。手术中,医生发现其腹腔内积血及血凝块约2000毫升,小肠系膜挫裂伤,有近20厘米的小肠发生破裂缺血坏死,最严重的是肠系膜上动脉损伤,持续喷射性出血。经过行肠系膜修补术+肠系膜上动脉吻合止血+小肠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血压逐渐回升,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后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由于创伤和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文富良术后三天出现了狂躁、意识不清等症状,经过急诊科护理团队严密观察,精心护理,才逐渐清醒好转。文富良觉得每天上午来查房的那几位医生声音很熟悉,却又不认识,后来才知道其中一位医生就是给他做手术的邓中军教授,另外两位医生是进入急诊时接诊、抢救和陪同检查的邵启兵医生和陈伟医生。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治疗,11月18日这天上午,文富良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他和女儿将早已准备好的锦旗和感谢信送到了这几位他心目中的“救命恩人”的手上,“送进医院时我身边没有一个亲友,如果没有医院的紧急救治,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感谢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的救治,感谢他们!”

据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李长罗介绍,2018年3月,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正式成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湖南省创伤中心建设试点医院”“长沙市创伤救治联盟主席单位”,建立起急诊外科(创伤+急腹症)为主体的多学科创伤救治团队以及院前急救-抢救室-手术室-急诊重症监护室-急诊病房的一体化救治体系,为患者提供急诊复苏、生命支持及确定性手术、危重期的规范化护理等各个环节的全面救治。这意味着当患者还在救护车上时,医院各科室的专家就已经急诊科等候,这将为严重创伤病患节省救治时间。这种救治模式打通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及专科会诊的通道,缩短了严重创伤病人的黄金时间,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目前医院每年收治的危重创伤患者超过300人,创伤中心还在不断完善急救体系,规范救治流程;强化院前院内信息交换,急诊与各专科之间的信息交换;重点加强院前急救团队、急诊急救团队、专科救治团队的建设,努力向建成一流的区域性创伤救治中心迈进。

来源:红网

作者:邵启兵 朱文青

编辑:陈亚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1/11/18/1041036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