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左一)与队友正在紧张有序的工作。
编者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新一轮的疫情防控中,湖南省胸科医院医务人员坚守初心使命,冲锋在前、硬核担当,敢为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者”,以实际行动助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紧张的工作间隙,奋战在各个哨点和卡位的队员们,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了奋战“疫”线的点滴故事,用一个个暖心举动诠释医务人员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
今天,湖南省胸科医院“疫”线日记推出医学检验部主管技师白桦在吉林长春支援的战“疫”故事。
奋战“疫”线
4月6日0时40分,结束一场战“疫”,我走出气膜仓,回想起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仿佛一切尽在昨日。
3月11日,回家探亲的路上,突然接到单位支援吉林的抗疫任务。回到家中后,我匆匆和父亲寒暄了几句,即刻就背起还未开启的背包重返长沙,这已是我和队友钟彪支援安阳之后第二次外出执行抗疫任务。
3月14日,我们一行四人带着使命和任务,伴着领导和同事的殷殷祝福,与湖南省支援吉林医疗队一道踏上了前往吉林长春的征程,那一刻,我深知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和使命。
到达吉林后,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我们被安排在了二仓。由于人员不足,我们现场搬运物资、学习流转系统、调试仪器设备,并承担起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培训任务,经过多个小时的鏖战,我们理顺了整个实验室的流转,仪器均调试就绪。
等做完这一切后,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休息区时,有人直接倒头睡在了椅子上,有人按摩脸上的勒痕……那一刻,大家都忘记了饥肠辘辘、忘记了汗水浸透,内心只有一个声音,“尽快恢复状态,投入到接下来的检测工作中。”
作为队长,我承担起协调二区的所有工作并且担任加样工作,这是直接接触标本风险最高的岗位。我们要谨慎避免空管或溢洒情况的发生,尤其是在大人群 10:1 混采时,小小的试管被拭子挤满,一旦阳性样本出现了溢洒,就可能造成其他样本结果的污染导致检测结果假阳性,同时也会对整个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产生威胁。
需要时刻提防每次开盖都存在的气溶胶污染风险,样本制备区必须始终保持负压状态,指尖就是病毒,我们与病毒的距离也就是两层手套的距离。因此,我们也是以最严格的三级防护——医用帽子、N95 口罩、面屏、医用防护服、一次性鞋套、两层手套来进行个人防护。长期密闭的防护穿戴使我们有点喘不过气,每个班次从拧盖到加样如此重复且枯燥的工作,一晚上要反反复复上千管,尤其到了下半夜,胳膊带来的剧烈酸痛感让提臂显得开始吃力,手指磨破皮让简单的开盖变得更加艰难。
寂静的实验室伴随着大家沉重的呼吸声,防护面罩上已铺满水气,在不知不觉中第二天的太阳已升在头顶。大家都屏住一口气,只想多为团队承担一些检测样本,以尽快完成任务。
3月22日,连续的夜晚班轮转,12小时的工作时长,让大家明显感到体力不支,睡眠成为一个大问题,我们总互相打趣的安慰道累了总会睡着的。住宿酒店完全是隔离标准,饭菜都是送到房门口,虽然到手时已经微微发凉,但我们的内心却是异常火热,领队周细国也一直在想各种办法来改善伙食,以此让大家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对我们而言,在国家需要时,能够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深感荣幸与自豪。
没有一个寒冬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共勉参与长沙和上海抗疫的兄弟姐妹,我们坚信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的努力下,定会克服万难,驱散疫魔,暗夜终将过去,黎明就在眼前。(作者 支援吉林核酸检测机动队队员 白桦)
来源:红网
作者:白桦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04/08/1109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