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几乎都需要经过胃肠,但人们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常常会使胃肠“受伤”,甚至会诱发胃肠疾病。那么,哪些不良生活习惯与胃肠疾病有关呢?今天,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消化科医师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1、吃饭太快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有些人吃饭常常狼吞虎咽,食物没有经过口腔的嚼碎,没有与口腔的唾液进行混合,已经进入到胃中,长期如此会导致胃排空出现延迟,食物会对胃壁刺激,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肠疾病。
2、饮食不规律
饮食无规律,饥饱无度,经常突破胃肠的承载容量和作息规律,容易造成急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甚至发生急性胃扩张、胃穿孔。
3、爱吃辛辣刺激食物
长期或大量进食辛辣食物,或饮酒、浓茶、浓咖啡等,会刺激胃肠道粘膜,使之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易引起胃炎、溃疡病、慢性肠炎和便秘等。
4、经常熬夜、过度劳累
经常熬夜,长期睡眠不足会降低胃肠的自我保护能力,而过度劳累则耗气伤神,会引起胃肠消化器官供血不足,胃黏膜分泌功能失调,从而易引起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各种胃肠疾病发生。
5、缺乏锻炼
长期久坐,缺乏锻炼,会导致胃肠道的蠕动速度减慢,消化与吸收功能下降,可引起消化不良以及便秘,长期以往还可能会诱发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炎等胃肠疾病。
6、滥用药物
药物过量或滥用可能会对胃肠黏膜产生刺激,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和溃疡,而滥用抗生素则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使其失去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导致肠道菌群紊乱。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会直接影响胃肠道健康,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尽量避免上述不良习惯,以免胃肠疾病找上门来。
来源:红网
作者:舒丽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1/64/12881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