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康复医院骨与关节综合康复科收治了不少骨折术后需要康复的患者,黄叔叔就是其中一个,他1个多月前因股骨下端骨折做了手术,最近的康复治疗没有明显进展,来医院寻求帮助。骨与关节综合康复科主任欧阳文湘对他进行详细查体、询问病史、完善检查后,发现原来“罪魁祸首”是局部发生了异位骨化。
针对黄叔叔的病情,欧阳文湘立刻想到了放射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这一治疗被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发现可通过调节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释放、炎症物质的分泌、减少兴奋性伤害性介质等方面能改善神经源性异位骨化。
在多次放射式体外冲击波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及氦氖激光消炎止痛,中药内服、中医透药活血化瘀,小针刀松解等中医药治疗后,黄叔叔的肢体功能和疼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恢复了正常的康复轨道。
什么是异位骨化?
异位骨化,指在非骨骼组织(包括肌肉、肌腱或其他软组织等)中出现成熟骨组织,分为遗传性异位骨化和创伤后异位骨化两类。前者是一种进行性骨化症,后者常见于关节手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骨盆和肘关节手术等)术后、爆炸伤、神经损伤和烧伤等严重创伤。
什么时候会得异位骨化?
异位骨化的发生与手术方法、年龄、基础疾病等相关,最早X线在术后2-4周可见到骨化影,骨化灶成熟要一年以上时间。在股骨干骨折术后,异位骨化发生率达50%,严重时可导致重度疼痛、关节卡压、关节活动受限等,极度影响患者的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
异位骨化的分级
常采用Brooker分级:0级、X线未见异位骨化灶形成;1级、关节周围软组织内见多个孤立骨岛;2级、假体周围骨端有骨赘生长,骨赘距离>10mm;3级、骨赘之间距离<10mm;4级、骨赘相互融合形成骨桥,关节强直。
异位骨化的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药物:非甾体类消炎药可减少局部炎性反应和阻止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达到预防异位骨化的作用;
物理因子治疗:脉冲低强度电磁场形式的电磁干预、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被认为是治疗慢性神经源性异位骨化的新型非侵入性干预措施;
早期康复训练:对于股骨骨折或者膝关节术后患者,术后早期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和关节活动有助于增强肌力,促进患者恢复和降低发生异位骨化的风险。
手术切除:
对于严重者(Brooker 3级以上)、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者可以选择手术切除,手术时间一般选择异位骨化形成后6~18个月,这时骨化灶发育成熟不再生长,切除后可降低复发风险,保证创伤组织的恢复。(通讯员 唐文静)
来源:红网
作者:唐文静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3/62/13099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