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做白内障手术,应该如何选择人工晶体?

来源:红网 作者:文雯 编辑:吕周阳 2023-09-21 14:57:3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9月21日讯(通讯员 文雯)70岁的王阿姨患有老年性白内障多年,之前一直戴老花镜,如今近视视力下降得越发厉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白内障手术不得不提上日程。

当术前谈话中,被医生问到选哪一款人工晶体时,王阿姨和家人懵了:这么多种晶体,该如何选择?每种晶体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最贵的就是最好的?不同的晶体对于术后视力的提高会有明显差别吗?

长沙市第三医院眼科主任邓莉介绍,大家都知道,白内障手术需要植入人工晶体。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晶体的设计和材料也发生了革命性进步,如今人工晶体种类繁多,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特性。人工晶体材料可以是硬性的、软性的或可折叠的,硬性人工晶体由聚甲基丙烯酸酯甲酯(PMMA)制成,可折叠人工晶体由硅凝胶、亲水性丙烯酸酯或疏水性丙烯酸酯制成。由于硬性晶体需要大于5毫米的手术切口才能植入,因此,临床上较常使用的是手术切口仅需2.8-3毫米的可折叠晶体,给患者带来术中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的体验。

人工晶体的光学设计包括我们常说的普通晶体,即单焦点(分为球面和非球面)晶体,以及高端晶体,包括多焦点或景深延长型、散光型及散光多焦复合人工晶体。

邓莉表示,虽然晶体的种类繁多,但选择人工晶体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不仅要从自身的需求着手,还要适合自己的眼睛情况,再结合经济因素做出综合判断。

普通球面晶体:是最基础型的人工晶体,主流品牌之间实际差异不大。

非球面单焦晶体:可提高视觉质量,补偿角膜球差。各厂家非球面值设定不一样,与价格无关。非球面晶体的选择不能一味追求价格昂贵,而应该根据自己的角膜非球面值,选择对应的人工晶体。

散光晶体:大多数人有角膜散光,就像在配眼镜时需要选择带散光的镜片一样,散光度数大者可考虑装散光晶体。散光晶体对植入的位置、方向要求很高,术前需要确定散光的轴位,术后亦存在发生轴位改变的风险,需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

多焦点晶体:年轻的眼睛有调节力,远近都能看得清。当人体老化,晶体弹性消失,调节力下降,就会出现老花眼。人工晶体没有调节力,为了解决老花,需要多焦点晶体。有些人使用单焦晶体也能够远近都看清,这是小概率事件,可遇不可求。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想近视、老花眼一起矫正,实现术后脱镜,推荐使用多焦点晶体。不过多焦点人工晶体也不是万能的,相比单焦点晶体而言,它价格较贵,也可能会出现术后眩光等光混淆情况,并且对眼部条件、对手术精密度都有着较高要求。

邓莉提醒,白内障患者不用担心晶体的质量问题,因为任何一种人工晶体都能够稳定、安全地存在于我们眼内,不会发生排斥和变性的问题,也不需要再次更换晶体;白内障术后远视力提高的程度主要与自身眼底情况有关,与人工晶体的种类没有太大关系。因此,患者综合考虑自己的眼部条件、身体情况、自身需求和经济情况来选择一款合适自己的人工晶体即可。

来源:红网

作者:文雯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3/65/1307274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