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做完核磁共振检查,为何会发热?

来源:红网 作者:张文秋 编辑:周曼 实习生 马婉华 2023-12-12 12:00:53
时刻新闻
—分享—

在核磁共振(MRI)的日常诊疗过程中,患者会产生如下疑虑:“医生,我在接受核磁共振检查时为何会感到身体发热,甚至出现出汗的现象?这是否意味着磁共振检查对身体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核磁共振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它利用强大的磁场和射频脉冲来生成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在MRI检查过程中,一些患者可能会经历发热的感觉。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湖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医生来讲解核磁共振的工作原理。

MRI设备通过使用强大的磁场来排列人体内的氢原子核,然后通过射频脉冲释放能量,使氢原子核重新排列并产生信号,这些信号可以被计算机转换成图像信息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被放置在一个大型的、半封闭的扫描舱中。这个扫描舱里的温度可能会因设备工作而升高。此外,射频脉冲也会产生热量,这也会增加患者的体温。另外,当身体处于磁场中时,体内的铁离子等磁性物质可能会发生位移或重新排列,这也会导致发热。

因此,在核磁共振检查后出现发热的现象,可能是由于设备运作、体内磁性物质的重新排列以及精神紧张等因素所引发,这种情况属于在正常可控范围内,无需过度担忧。以3.0T核磁共振检查为例,一般情况下,体温会上升0.5-1.0℃,这也是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会感觉发热,甚至出汗的原因。然而,若发热持续时间过长或体温过高,建议及时就医咨询。医生将评估患者状况,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另外,核磁共振检查禁忌症之一是高热患者禁止做核磁共振检查。对于高热患者,由于本身体温调节中枢异常,人体产热多而散热少,这时如果再做磁共振检查,患者体温就会进一步升高,甚至会出现不可逆性损伤。

核磁共振检查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但仍可能引发一些副作用,如体温升高。充分认识这些副作用的原因,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相关不适症状。(通讯员 张文秋)

来源:红网

作者:张文秋

编辑:周曼 实习生 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56/56/1334479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