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里藏了个“小偷”?冠状动脉瘘封堵术解决心脏“大隐患”

来源:红网 作者:陈航 编辑:马婉华 2024-09-10 18:14:4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9月10日讯(通讯员 陈航)近日,长沙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室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封堵术,实现继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等微创介入技术之后的又一突破。

近半个月来,75岁的颜奶奶时常感到胸闷、气短、心慌,稍微活动就喘得厉害,担心自己的心脏出了问题,焦急的颜奶奶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就诊。门诊医生检查后,考虑颜奶奶患“冠心病、心绞痛”的可能性大,建议她住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住院后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虽然提示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但远端血流明显减慢,并可见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右冠及前降支近段分别发出异常血管引流向肺动脉。

00.jpg

冠状动脉造影。

人的心脏就像是人体的“发动机”,冠状动脉就相当于是为心脏源源不断“加油”的管道。颜奶奶的心脏左右两侧的冠状动脉比正常人多出了分支血管,这些分支血管被称为“瘘管”。其中两条“瘘管”直通肺动脉,就像“小偷”一样,伴随着心脏的每一次跳动,本该供给心脏的血液,却因偏航的“瘘管”部分输送给了肺部,造成心脏缺血。若不及时处理,还会加重循环系统工作负荷,导致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对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综合考虑颜奶奶的病情与身体条件,心血管内科二病室副主任石为、副主任医师陈航带领团队进行了充分认真的术前讨论及评估,在与患者及家属反复沟通后,最终制定了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介入封堵术的精准治疗方案,决定采用弹簧圈介入封堵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口,促使血栓形成,而后血栓机化,使瘘口闭塞、动脉瘘消失。

术中,通过桡动脉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利用特制微导管精确定位后,将数枚长约2cm细如发丝的栓塞弹簧圈送入冠状动脉至肺动脉的分支处,成功将两处瘘管封堵。术后复查冠脉造影显示:瘘管血流消失,提示瘘管封堵成功。颜奶奶胸闷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陈航介绍,冠状动脉瘘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指的是冠状动脉与其他血管、心腔之间存在异常的直接通道。冠状动脉瘘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25~0.4%,在心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发生率为0.018~0.18%。多数患者都没有症状,少数患者会随着年龄增长、分流量增大,因“冠状动脉缺血现象”导致心肌缺血,出现胸闷、胸痛、心悸、乏力等症状,往往被当作冠心病而误诊、误治。

陈航提醒,一旦确诊为冠状动脉瘘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以免随年龄增长,出现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瘘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心血管内科通过介入微创技术,利用小小的弹簧圈将瘘管封闭,无需外科开胸,恢复快、创伤小、安全性高,能快速解决患者心脏的“大隐患”。

来源:红网

作者:陈航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3/54/1425599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