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不治之症”到“慢病”,这类白血病不再是绝症

来源:红网 作者:齐慧 编辑:杨胜男 2024-09-23 23:57:29
时刻新闻
—分享—

提起白血病,许多人脑海中第一时间闪过就是“不治之症” “化疗 ”“骨髓移植”等字眼。其实,在白血病家族,有一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俗称“慢粒”),或许你对它的名字不甚熟悉,但说起电影《我不是药神》你可能就会有一定了解。影片讲述的就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故事。而这种病,可以说是“幸运”的白血病。

每年的9月22日被定为国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日,其含义也与“慢粒”是由于人类的第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所致有关。借此机会,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个被称为白血病患者中“不幸中的万幸”——“慢粒”。

什么是“慢粒”?

“慢粒”即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约占白血病患者总数的15%。中国“慢粒”患者较西方更为年轻化,中位发病年龄为45~50岁。

其特点是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在骨髓内聚集,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并且能够通过血液在全身扩散,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出血、感染及器官浸润等。

“慢粒”有哪些症状?

“慢粒”起病可以用“悄悄来袭”形容,大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不明原因低热、乏力,或上腹部闷胀感。患者往往是在体检血常规时发现白细胞升高、脾脏增大而到血液科就诊。

二十年来,随着更好新药的问世以及医保政策的落地,我国绝大多数病人都能吃得起药、治得起病。让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从致死性疾病变成可控的慢性病,就像高血压一样每天坚持吃药就能正常生活的慢性病。

只要我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且科学、规范、定期、全程复查监测,病人就能重回自我、重回社会,不影响结婚生育、不影响生活质量。更好的消息是,只要按要求坚持治疗、坚持监测、坚持复查,有些病人甚至有可能达到停药的愿望目标。

每年的9月22日是国际慢粒日,这一天提醒我们关注慢粒患者,给他们多一点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习、工作、社会,重新回归和享受正常的社会生活。让我们一同走进慢粒患者的世界,共同见证他们的勇敢和生命的不屈,感受那份“与幸福‘慢’舞,向新生而行”的温暖与力量。(通讯员 齐慧)

来源:红网

作者:齐慧

编辑:杨胜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3/67/1429772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