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月5日讯(通讯员 邓婷)“看到我骨折做手术,住院才三天就可以自己走着出院回家,亲戚邻居都不敢相信!‘搭帮’了文源街道帮我预约,更感谢三医院的好技术,让我这么快就治好了病!”
半个月前,家住文源街道的72岁老人曾爷爷因腰背痛和便秘,前来文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要求行中医理疗康复。持续腰痛伴便秘,接诊的中心副主任杨晓媛敏锐地察觉到老人的情况可能并不是单纯的扭伤,于是为他开具了腰椎X线片检查,然后将曾爷爷带至长沙市第三医院驻文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科康复专家团队负责人、主治医师邓婷的诊室。
邓婷详细询问后发现,曾爷爷在翻身及起床时,背部疼痛会加重,但程度并不明显;除此之外,曾爷爷在扭伤腰后一周都没有解大便;X线片显示其L2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压缩约1/2,椎体后缘骨质向椎管内凸出。结合远程影像报告,邓婷考虑曾爷爷为椎体压缩骨折。
老年腰椎压缩骨折大多数合并骨质疏松,保守治疗需要绝对卧床8-12周,否则将导致椎体逐渐压缩致脊柱后凸畸形,但长时间卧床又会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并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对于这一类疾病治疗最终目的是减轻疼痛、减少卧床时间、尽早下床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微创椎体成形手术。
邓婷立刻开通脆性骨折绿色通道,将曾爷爷转诊至长沙市第三医院骨科,为他预约好磁共振、彩超等检查,以进行全面评估及进一步治疗。长沙市第三医院骨科团队仔细评估曾爷爷的病情,认为如不立即手术治疗,老人椎体压缩将进一步加重,可能会引起脊柱后凸畸形、压迫脊髓,甚至可能引起下肢瘫痪的严重后果。
曾爷爷有些犹豫不决,因为老伴患病在家,儿子工作繁忙,如果做手术的话,家里没有人能到医院长时间照顾自己。为打消老人的顾虑、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风险、缩短住院时间,长沙市第三医院骨科二十二病室(脊柱外科)团队定制手术方案,为曾爷爷进行微创手术,实现快速康复。
住院后,科室护士为曾爷爷进行一系列围手术期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缩短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缓解老人口渴、饥饿、烦躁,增加对手术的耐受力,以减少术后的应激反应;手术当天,脊柱外科手术团队与麻醉科、手术部密切配合,做好术中保温、控制输液量,维持术中循环稳定;手术在局麻下进行,麻醉医师配合使用镇静止痛药物,主刀的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蒋明辉仅用时30分钟就顺利完成了椎体成形手术。
曾爷爷表示,手术中几乎没感到疼痛,手术伤口也小到难以看见;一做完手术,腰痛立即消失。术后第一天上午,便可以下床走着去复查;下午医生来到床旁仔细检查后就可以出院回家。“住院、做手术、出院,全部只花了3天时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还真是难以相信!”出院后的曾爷爷如约到文源中心复查,向邓婷表达着感谢。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难题。老年人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并不需要有摔跤、暴力撞击等高能量致伤因素,常常只是“扭了一下腰”“端了一盆水”甚至是“坐沙发的时候稍微猛一点”这样低能量的创伤就可以导致骨折发生;老年人对疼痛不敏感,并不一定会及时察觉到自己受了伤,从而延误就医。
为解决骨折传统手术可能带来的损伤大、风险高、住院时间长等问题,长沙市第三医院骨科团队勇于创新,将微创技术和加速康复理念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诊疗模式,将这一“创伤小、恢复快、易接受”的诊疗模式广泛应用于脊柱、关节、创伤多种疾病的诊治,为众多的患者减轻了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好评。
下沉至文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来,长沙市第三医院骨科康复专家团队致力于打造骨质疏松筛查——风险分层——脆性骨折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临床路径,建立了一支老年骨质健康护卫小分队,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小讲课、病例分享、手把手操作教学等;社区居民看病检查再也不用去大医院排长队找专家,专家就在楼下或隔壁;从文源中心也可直接预约长沙市第三医院的核磁共振、CT、胃肠镜等检查,真正做到了“高效、便民、专业”。
来源:红网
作者:邓婷
编辑:周曼 实习生 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5/97/13419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