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绝活巧施治 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守 “中枢” 护健康

来源:红网 作者:高晶 编辑:周曼 2024-04-11 17:17:39
时刻新闻
—分享—

脑卒中,又名脑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因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而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长期以来,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务人员兢兢业业地管理和维护着人体的“中枢”,致力构建“预防、治疗、康复”的全程疾病管理模式,作为娄底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定的卒中中心,市中医药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该科成立10多年来,在医疗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深受患者及家属好评。医护人员传承创新、开拓进取,时时刻刻都在与时间赛跑,和血栓“较劲儿”,为中枢“维稳”,与“残疾”斗争,细心呵护群众生命健康。

快速出击果断溶栓病愈保平安

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神经介入技术的临床应用,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静脉溶栓治疗也更加精准,因人而异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法行之有效。在动脉溶栓、动脉瘤填塞、闭塞血管开通等介入手术方面也得到迅速发展。

对于脑卒中救治而言,时间就是生命。2个月前,一位高龄脑梗死患者在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高效的脑卒中救治体系下完全恢复。82岁的患者王老在入院1小时前出现肢体瘫痪,不能言语。该科一键启动的卒中中心绿色通道:急查头颅CT、急采血标本送检、各科骨干全面集结、各司其职,紧急而又有条不紊地为患者争夺着每分每秒。20分钟后,检查结果汇总显示颅内未见出血,各项指标符合溶栓要求。此时距离王老的发病不足3小时,正在溶栓的“时间窗”内。医生立即向家属交代病情,说明溶栓的必要性及溶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由于王老年龄偏大,存在巨大的风险,在严密监护下,给王老予以静脉溶栓。溶栓的2个小时后,王老言语清晰,肢体恢复正常活动,预后非常好。出院时,王老一家饱含热泪地向神经内科医护人员说:“谢谢医生护士,多亏你们争分夺秒救治,否则哪能恢复得这么好!”

守护残疾线康复延伸治疗传佳话


图片3.wm.png

科室探讨针对性诊疗方案

神经内科疾病的特殊性对医护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康复治疗在患者的预后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该科针对脑卒中出现的不同病症患者采取“一人一案”康复方案,如:后认知障碍筛查及早期干预,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以及药物罐、特色艾灸等潜心钻研,总结出多途径、个体化康复方案。护士长陈安安带领护士们,细致实施康复治疗,定期回访,努力做好每一个细节,不仅为患者带来最优质的护理,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更为患者和家属送去阳光般的温暖。

医疗从来不仅仅是单纯治病,只有真正做到把病人当做亲人,全心全意为他们的健康着想,才能营造最佳的治疗环境,神经内科的护理团队始终为此而努力着。为实现早预防、早治疗、早康复的目标,以最快速度给出最适当治疗方案,该科医务人员注重健康宣传,不断精进医疗技术、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努力让患者懂得防病重于治病的道理。

“细致+热情” 追求卓越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该科查房、交接班做到热情、细致、一丝不苟。“婆婆,别急,病慢慢会好的,您要加油”“大爷,您今早的药吃了吗?感觉好点了吗?”“这个患者年纪大,比较瘦弱,我们要协助患者多翻身,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力性损伤”“老年人的营养和心理状况我们也要多加关注”……工作虽然忙碌繁琐,但科室医护人员依然拥有最高的热情去面对每一位患者,始终用“爱心、诚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患者常常用送锦旗的方式表示心中的谢意。

90岁的王奶奶,是出现一侧肢体瘫痪的脑梗塞患者,由于她基础疾病多,病情危重,第一次来到神经内科时有很重的抵触情绪,拒绝吃任何东西,也不愿意配合治疗。经过李主任团队多次查房精准治疗后,慢慢树立了信心,逐步配合治疗,恢复正常饮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奶奶肢体功能逐渐恢复,顺利出院。之后,王奶奶每次不舒服都会来到找神经内科就医治病。为了更好地为王奶奶这样的高龄患者服务,该科室安排医护人员协助办理住院、医保申报及检查,王奶奶说:“神经内科的医务人员如同我的亲戚,有你们的关心爱护我的病都好得快一些。”

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小龙认为,一个医生要有仁心,有温度,要守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担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只有追求卓越,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能力,才能让百姓受益,让百姓的幸福指数提高。(通讯员 高晶)

来源:红网

作者:高晶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8/55/1372137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