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采集血液标本就是常说的“抽血”,是医院里最常见的一项检查项目。在健康体检工作中,体检对象晕针晕血是一件比较常见的事,甚至一些五大三粗的男子汉也会晕针晕血。
那么,晕针晕血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有什么办法可以克服吗?湖南省康复医院医生来解答。
什么是晕针晕血?
晕针晕血是由于迷走神经反射过于活跃导致的,这种反射能减缓心率、降低血压,含氧不够多的血液进入大脑,从而导致头昏眼花、甚至晕倒。
晕针通常是指体检对象在接受针刺、注射过程中或结束后数分钟内,因看到针具产生心慌不适,甚至晕厥的情况。
晕血多指体检对象看见、接触血液或嗅到血液味道后,引起躯体出现过激反应,出现心慌、恐惧等表现。
导致晕针晕血的相关因素
心理因素:体检对象精神过度紧张、心理承受能力差或对抽血缺乏足够的认识。如对疼痛很敏感、担心抽血影响身体或者消毒不严导致感染疾病、对护士的操作水平表示怀疑等。
体质因素:包括年轻体质瘦弱者,空腹或饥饿状态下抽血,睡眠不足或劳累疲倦,先天的身体素质、性格缺陷,经验和机体对应激源的认识不足等。
体位因素:抽血时的体位不同,对晕针晕血也有不同影响。坐姿抽血时,下肢肌肉张力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收缩压下降,故晕针、晕血发生率高于平卧位。
刺痛程度:进针的角度、速度对皮肤、血管产生刺激,使采血者产生不同的疼痛感,反射性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
年龄对疼痛敏感性的差异:老年人的各种机体反应降低,痛阈相对降低,因而晕针发生率低。
环境因素:气候干燥闷热、诊室空气不流通、声音嘈杂等因素均会影响晕针、晕血的发生。
服务因素:抽血的工作人员如果态度、言语生硬,操作技术不娴熟等服务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晕针、晕血的发生。
晕针晕血的具体表现
晕针晕血发生时间极短,一般2-4分钟即可恢复。
先兆期:表现为头晕、眼花、心慌、心悸、恶心、四肢无力、出虚汗等。
发作期:瞬间昏倒、不省人事或意识恍惚,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血压偏低,心率减慢,脉搏细弱,严重者有呼吸微弱甚至昏厥、休克等症状。
恢复期:神志清楚,自诉全身乏力,四肢酸软,面色由苍白转红,四肢转温,心率、血压、脉搏恢复正常。
晕针晕血的应对办法
一旦发生晕针晕血,立即停止抽血;让体检对象平卧,保持头低足高位,以增加脑部供血;观察面色、脉搏、血压变化,同时安抚情绪;开窗通风,解开体检对象衣服最上面的扣子保持呼吸通畅;给予少量温开水或口服50%葡萄糖;通知医生进一步处理。
如经上述处理无效,体检对象出现昏迷虚脱,可立即掐人中、内关、外关或针刺合谷、涌泉穴,帮助体检对象尽快恢复。
如体检对象出现意识不清、昏迷等,立即做好抢救准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必要时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谨防并发症,警惕心脏和脑部疾病的发生。(通讯员 朱璐)
来源:红网
作者:朱璐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54/56/1435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