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7日讯(通讯员 卿佩星)部分人走进卫生间,习惯性拿出手机刷起新闻和短视频。不知不觉半小时过去,起身时感到一阵轻微的肛门坠胀和不适。这种场景,你是否也经历过?长时间滞留卫生间,可能为痔疮等肛肠疾病埋下隐患。为什么蹲厕所太久易引发痔疮呢?哪些习惯延长了你的马桶时间?如何降低痔疮风险?长沙东大肛肠医院主治医师易科军为你科普。
为什么蹲厕所太久易引发痔疮?
腹压持续增压:当我们长时间保持蹲坐或坐便姿势,腹部持续用力向下施压,腹腔内部压力随之升高。这种持久的压力直接传导至直肠末端及肛门区域的静脉血管丛,使其负担沉重。
血流淤积成患:持续高压状态下,肛门部位静脉血液回流不畅,血管内压力陡增。长此以往,血管壁如过度充气的气球般扩张、迂曲变形,最终形成凸起的痔团块。
支撑组织松弛:直肠下端负责缓冲闭合功能的血管垫组织,在长期异常压力作用下可能逐渐松弛、位移脱垂,进一步加剧了痔疮的形成与发展。
哪些习惯延长了你的马桶时间?
分心干扰:将手机、平板或书籍带入卫生间,阅读新闻、刷视频、玩游戏等行为极易分散注意力,导致无意识地延长排便时间。
无效强努力:即使并无明显便意,仍长时间持续用力试图排便,不仅徒劳无功,更使肛门区域承受不必要的巨大压力。
忽略身体信号:对自身规律性的便意习惯缺乏了解,或常常因为忙碌刻意压制、推迟排便冲动,最终导致如厕时间被迫延长。
如何缩短如厕时间,降低痔疮风险?
专注当下:进入卫生间前,主动将手机、读物等可能分散注意力的物品留在门外。将如厕目标明确设定为“排便”本身,完成后即刻离开。
建立规律,速战速决:尽量在固定时间段培养排便习惯。每次如厕时长控制在5-10分钟内,若感觉无便意或排便困难,不必强求,可起身稍后再试。
优化排便姿势:采用坐便器时,可在脚下放置稳固矮凳,垫高双膝使其略高于髋部,模拟更自然的蹲姿角度,有助于降低排便阻力。
饮食与运动:日常饮食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保证充足饮水。规律进行快走、慢跑等温和运动,促进肠道规律蠕动,是预防便秘、缩短如厕时间的根本。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每一次缩短的如厕时间,都是对肛肠健康无声的保护。当肛门出现反复出血、持续疼痛或异物脱出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防加重病情。
来源:红网
作者:卿佩星
编辑:杨胜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1/51/15134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