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温天气“冷处理”需谨慎 医生提醒:合理使用降温装备

来源:红网 作者:卢享君 编辑:李雅婷 2025-07-31 18:05:0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7月31日讯(通讯员 卢享君)连日来,长沙持续高温,暑气正盛。外卖骑手在车流中穿梭,脸颊晒得通红;电网检修工攀爬在电线杆上,安全帽下的脸颊汗珠滚落;环卫工人挥舞扫帚时,橘色工装被汗水浸透……为应对酷暑,冰圈、挂脖风扇、清凉喷雾等“降温神器”成为户外劳动者的常备装备。然而,这些看似便捷的降温工具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星沙院区针灸康复科主治医师黄东一提醒,这些看似便捷的降温工具背后,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冰圈:片刻清凉与颈椎隐患的博弈

长沙市岳麓区一家知名餐饮外卖店门口,几位外卖小哥正聚集在树荫下等单。一位小哥接单后起身准备出发,脖颈间的冰圈随动作轻轻晃动,表面凝结着密密麻麻的小水珠。

“这是购物平台推送的,看着不贵就买了试试。”小哥摸了摸脖子上的冰圈坦言,实际凉感远不如宣传持久,“顶多一个小时就没什么凉意了。”更让他困扰的是,长期在太阳下奔波,脖颈处反复经历冰圈的冷与烈日灼晒的热,“体验感不是那么好”。即便如此,他还是继续使用:“图个片刻舒服,而且花了钱,不用可惜。”打开淘宝界面搜索“降温神器”,冰圈赫然占据热门商品榜单前列,销量居高不下。然而翻阅用户评价,不满之声却颇为集中:有人吐槽冰圈温度流失过快,难以持久降温;有使用者反映佩戴时会压迫颈椎,带来明显不适感;更有消费者提及产品存在刺鼻气味,影响使用体验。

黄东一解释,冰圈的低温刺激会导致颈部肌肉紧张,临床数据显示,过度使用冰圈可能引发颈部肌肉僵硬,长期佩戴会增加颈椎病风险。颈椎对温度变化敏感,持续低温会阻碍局部血液循环,引发颈肩疼痛,尤其对已有颈椎基础疾病的人群影响更大。

挂脖风扇:便携冷风背后的面瘫风险

挂脖风扇作为一种便携式的降温设备虽算不上近年才兴起的降温新物件,但仍是街头常见的消暑装备,在夏日受到不少人的青睐。当前,设备本身已实现迭代升级:从早年带着两个明显小风扇的款式,演变成如今几乎看不到出风口的设计。商家更是打出“超导制冷,一秒凉透全身”的宣传语,吸引不少消费者买单。

黄东一解释,挂脖风扇的冷风直吹面部可能诱发面瘫,“面神经麻痹的发病原因复杂,但冷风直吹是重要诱发因素。面部长时间受冷风刺激,会导致面神经局部血管痉挛,影响正常功能,出现口角歪斜、眼睛闭合不全等症状。”

对于长期佩戴是否影响颈椎,黄东一补充道:“若风扇重量过大或佩戴方式不当,会给颈椎带来额外负担,影响正常生理曲度;冷风直吹颈部还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影响颈动脉供血。”

清凉喷雾:瞬时凉意暗藏的冻伤危机

在街头便利店,清凉喷雾被摆放在收银台旁的显眼位置。商家宣称,清凉喷雾不仅能喷在衣物上迅速降温,还能喷洒在暴晒后的座椅坐垫、发烫的电子设备表面,都能使其触感瞬间清凉。但这款看似便捷安全的“降温利器”,实则暗藏不小的健康隐患。

“清凉喷雾含丙烷、丁烷等成分,快速蒸发时会吸收大量热量,形成瞬间低温效果,过度使用可能造成冻伤。”黄东一特别提醒,冻伤后,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皮肤坏死,而皮肤坏死一旦发生便不可逆。

对于眼睑、颈部等薄弱部位,黄东一明确表示应禁止喷洒:“这些部位皮肤娇嫩,极易受低温伤害。此外,封闭环境中使用还可能刺激呼吸道,引发呼吸道不适或过敏反应。”

专家提醒:应采取科学降温措施

黄东一提醒,高温降温需注意:一是体表温度骤降5℃以上可能触发血管痉挛,增加心梗、脑梗等风险;二是面瘫并非都能自愈,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面肌痉挛、萎缩等后遗症,发病后应尽早就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减少损伤。

针对科学的降温措施,黄东一给出以下建议:

保持室内通风,利用自然风或电风扇促进空气流动,带走人体表面的热量;使用空调时,应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

穿着上应选择轻薄、透气、吸汗的浅色系衣物,避免穿着过于紧身或厚重的衣物,以免阻碍汗液蒸发,加重身体负担。饮食上,多喝水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同时适量摄入含盐饮料以补充电解质;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减轻高温天气带来的不适。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时段外出。如必须外出,在出行前应做好防晒措施。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也是科学降温的重要一环。

来源:红网

作者:卢享君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1/75/1517109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