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近采供血链条里的“隐形医生”| 康甜:与时间赛跑的“血液调度员”

来源:红网 作者:李雅婷 实习生 李叶群 通讯员 姜兰 编辑:周曼 2025-08-19 16:26:5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正值节日,我们将目光投向一群鲜为人知却至关重要的医者——采供血医生。他们不在手术台上争分夺秒,却在血液的招募、采集、检验、供血等环节默默耕耘,架起生命的桥梁。近日,我们走进长沙血液中心,一同探寻采供血链条里“隐形医生”们的工作日常。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雅婷 实习生 李叶群 通讯员 姜兰 长沙报道

康甜(右).jpg

工作中的康甜(右)。

“血液是有生命的,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这份生命力完整地传递给患者。” 长沙血液中心制备供应部副主任康甜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在血液制备供应这个岗位上,她与团队一起用专业与高效,扮演着血液供应的 “精准调度师”。

血液离开人体后,仍保持着生命力,但要让这份生命力无损地输给患者,并非易事。康甜介绍,他们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把控每一个流程的时间、温度以及设备要求。“比如一袋血,最好在捐献后8个小时内分离成红细胞和血浆;分离出的血浆最好在一个小时内速冻成新鲜冰冻血浆。我们做好标准操作的同时还得跟时间赛跑。”

当血液库存有限时,如何保障最需要的患者及时输上血液,合理分配是关键。按照相关规定,康甜所在部门会根据库存情况进行分级保障,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面对特殊血液需求,迅速解决紧急用血问题至关重要。康甜介绍,当遇到夜间大出血急需某血型血小板且库存已经消耗完时,他们会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以及湖南省人民医院等血库调回已经发放给他们的血液,实现血液资源“双向奔赴”的良性循环。“如果我们供应给他们的血小板有库存,我们可以随时调回来用于紧急情况。”她笃定告诉我们。

康甜举例说,曾经有一位急诊患者,消耗完库存的两份AB型血小板仍然未止血,她立马联系大型综合医院的血库,最终调回一袋AB型血小板,保障了急诊用血。“那袋血本来是第二天下午给择期手术患者备用的,征得医生同意后我们先调用了,第二天中午从最新捐献的血液中及时调配给了他。”

血液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也是挽救生命不可替代的特殊药物。康甜表示,在与临床医院沟通时,最需要注意的是从患者角度出发和医生一起探讨如何用好有限的血液,使患者获益最大。“这是我们沟通时最主要的契合点。”

康甜曾是临床医生,管过患者、做过主治医生。虽然现在不直接面对患者,但当医院提出用血需求时,她能直接感受到患者对血液的迫切需求。“这让我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血液制备还是保证血液活性,多做一个动作,让血多活几天、活细胞更多,就会觉得更欣慰、更踏实。”

对于稀有血型如RhD阴性血(俗称“熊猫血”),康甜介绍,长沙血液中心是湖南省最大的稀有血型库,日常会对“熊猫血” 进行专业的处理:甘油加入红细胞血袋里制成可冻存10年的“甘油冰冻红细胞”。“急需时,我们用仪器解冻,让其恢复活力,能缓解患者缺氧,这种血和刚献的血差不多。”

在医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康甜和团队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虽在幕后,却时刻连接着生命,让每一袋血液都能发挥最大价值,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相关链接:

走近采供血链条里的“隐形医生”| 李天舒:血液源头的“拓荒者”

走近采供血链条里的“隐形医生”| 陈再新:“针尖上的护航者”

走近采供血链条里的“隐形医生”| 邹彬彬:血液安全的“守门人”

来源:红网

作者:李雅婷 实习生 李叶群 通讯员 姜兰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2/53/1521166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