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顿夜宵让小伙住进ICU!护士从其体内抽出“牛奶血”!

来源:红网 作者:王克浪 朱文青 编辑:李雅婷 2025-08-29 16:05:4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8月29日讯(通讯员 王克浪 朱文青)近段时间长沙天气炎热,烧烤、啤酒、宵夜成了很多人的“标配”。29岁的小伙张强(化名)也不例外,近期一次聚餐后,他出现了剧烈腹痛和呕吐,被朋友送往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救治。护士发现,他身体里抽出来的血并不是红色,而是呈乳白色的牛奶状。检测发现,张强血液中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血清淀粉酶等均严重超标,最终诊断为“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被紧急转入ICU进行血液滤过治疗,三天后才脱离危险。

1.jpg

患者身体里抽出来的血并不是红色,而是呈乳白色的牛奶状。

“患者平时饮食习惯很不好,酷爱火锅、烧烤,几乎不吃新鲜蔬果,且缺乏运动,也从未体检,根本不知道自己血脂很高,这次入院前和朋友吃夜宵,大量饮用啤酒,还吃了不少海鲜、烧烤,这些因素如同导火索,最终点燃了其体内早已蓄势待发的‘高脂血症’炸弹。”据长沙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易艳容介绍,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令人震惊——甘油三酯高达74.1mmol/L(正常值<1.7mmol/L),高出正常值43倍多,抽出的血液几乎变成了白色,离心后竟呈乳白色“牛奶状”,里面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漂浮在血液里的颗粒状物质。出现这种白色乳糜状物质,是因为血液里含有太高的血脂成分。

患者的甘油三酯远超危急值,ICU的血液滤过(如血浆置换)成为救命关键,这如同为血液做“透析”,快速清除大量脂肪颗粒。配合严格禁食、抑制胰腺分泌、药物降脂等综合治疗,三天后,患者的血脂才逐渐回落,脱离危险。

那么,高血脂是如何“引爆”胰腺的呢?

1. “油海”泛滥:血液中甘油三酯严重超标(>5.6 mmol/L风险陡增,>11.3 mmol/L极易诱发胰腺炎),血液变得浓稠如粥,流动滞缓;

2. 胰腺“溺水”:富集在胰腺毛细血管中的高浓度血脂,被胰腺自身分泌的脂肪酶疯狂分解;

3.脂肪酸“腐蚀”:分解产生的大量游离脂肪酸具有强烈毒性,直接损伤胰腺细胞,诱发严重的炎症风暴——急性胰腺炎。

易艳容提醒,张强的经历绝非个例,年轻不再是健康的“免死金牌”,不良习惯的代价随时可能爆发。建议市民定期体检,尤其有肥胖、糖尿病、家族史者,每年必查血脂(血脂四项)。调整饮食习惯:严控脂肪,拒绝油炸、肥肉、动物内脏,警惕看不见的油脂(沙拉酱、糕点、零食);限制糖和精制碳水,甜饮料、甜点、白米饭、白面条等会促使肝脏合成更多甘油三酯;蔬果要成为主角,保证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提供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适当配比鱼、禽肉、豆制品等优选蛋白。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打破久坐,必须严格限制或戒除酒精的摄入。若血脂严重超标(尤其甘油三酯>5.6mmol/L),除生活方式干预外,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脂药(如贝特类、处方级鱼油),避免暴饮暴食,减少摄入高油高脂的食物。

来源:红网

作者:王克浪 朱文青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2/63/1523770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