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家团队“驻扎”社区 医防融合构建慢阻肺管理新路径

来源:红网 作者:廖敏 编辑:杨胜男 2025-05-16 17:48:0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5月16日讯(通讯员 廖敏)慢阻肺(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管理和专业指导。为加强慢性病管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派驻天心区新开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呼吸内科医疗专家团队,与基层家庭医生紧密协作,通过专业指导、上门随访、个性化调整治疗方案,为辖区内的慢阻肺患者提供“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全程健康管理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调整设备参数,助力呼吸顺畅

张爹爹患慢阻肺十余年,病情逐年加重,长期依赖家用无创呼吸机,但近半年,他总觉得呼吸越发吃力,即使佩戴呼吸机也效果不佳。听说新开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三甲医院的呼吸内科专家坐诊,张爹爹的家人便前往咨询。

没想到,呼吸内科专家团队负责人、副主任医师廖敏第二天就带着基层家庭医生上门,在详细检查后,廖敏发现张爹爹的呼吸机参数已经不适合他当前的肺功能状况。

调整参数后,张爹爹顿感呼吸轻松许多,激动地说:“以前不知道呼吸机还要调参数,还是专家厉害,一下子就帮我解决了问题!”

规范指导模式,避免健康隐患

住在新开铺净水厂的谭爹爹同样是一名慢阻肺患者,虽多次在医院住院治疗,但出院后仍频繁不适。廖敏仔细分析病情后,决定上门查看其家庭氧疗设备。结果发现,谭爹爹的制氧机长期以5升/分钟的高流量运行,极易导致呼吸抑制;同时,呼吸面罩严重磨损,导致漏气严重,呼吸机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廖敏建议谭爹爹更换新面罩,并手把手指导,把制氧机调整为低流量吸氧模式。一周后,谭爹爹的女儿反馈:“呼吸机不报警了,老人精神、食欲都好了很多!”

细致排查问题,规避安全隐患

在日常上门随访的过程中,专家团队总能发现部分居民存在吸入药物操作不规范、剂量不当甚至使用过期药品等问题。有位住在新天小区长期佩戴无创呼吸机、吃饭都费劲的老慢阻肺居民,在专家上门检查时竟然发现他使用的长效吸入制剂已经过期三年了。

对此,专家团队细致地为每一位随访的居民检查仪器设备,一对一指导正确用药的方法,纠正患者使用问题,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下一步,长沙市第三医院将把更多实用的健康管理方法引入社区,持续提供精细化的健康管理、规范化的诊疗服务。同时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积极推动“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来源:红网

作者:廖敏

编辑:杨胜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9/50/1496444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