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23日讯(通讯员 曹晗)“医生,我家孩子脸色总是不好,是不是缺铁了?”在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诊室里,经常听到家长这样的疑问。很多家长发现孩子面色苍白、容易疲劳,第一反应就是“该补铁了”。但其实,有一种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症状相似,却完全不能补铁治疗——这就是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在常规血常规检查中都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一个需要补铁,一个需要去铁,如果用错方法,反而会加重病情。
什么是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是一组因珠蛋白基因变异或缺失导致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这不是普通的营养缺乏,而是遗传基因问题,会伴随孩子一生。
地贫根据严重程度分类
输血依赖型地贫:表现为严重贫血,血红蛋白水平持续≤70g/L,需要定期输血才能维持生命。
非输血依赖型地贫:发病率远高于前者,包括静止型、轻型和部分中间型地贫,其中静止型和轻型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度贫血,一般不影响生长发育,也无需治疗。
具有临床意义的中间型地贫主要包括:中间型β地贫(β-TI)、中间型α地贫(HbH病)和中间型HbE/β地贫三种,这些患者在感染、手术或生长发育迟缓等特殊情况下需要偶尔或间断输注红细胞。
地贫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贫血,多数患儿在婴儿期后逐渐出现轻中度贫血,甚至少数人到成年期才发现贫血。典型表现包括:脾脏轻或中度肿大、轻度黄疸、骨骼改变较轻等。特别提醒:中间型α地贫(HbH病)患儿如果合并呼吸道感染或服用氧化性药物、抗疟药物等,可诱发急性溶血而加重贫血,甚至发生溶血现象。部分患儿随着年龄增加,可能逐渐转为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
地贫的真正危险在于其长期并发症
血栓形成:血液系统异常增加血栓风险。
骨骼疾病:骨髓代偿性增生导致骨骼改变。
肺动脉高压:长期贫血缺氧导致。
髓外造血性假瘤:造血组织出现在非常规部位。
腿部溃疡:循环和营养障碍导致。
肝病:铁过载直接损害肝脏功能。
更值得关注的是,10岁后内分泌并发症会逐渐增多:
生长速率减慢或生长迟缓(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第25百分位或生长速度<5cm/年);
青春期延迟(男性满14岁、女性满13岁仍未有任何性征发育);
性腺功能减退(16岁后男性未见睾丸体积增大或<4ml,女性无乳房发育);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
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
如果孩子确诊地贫,请牢记以下管理要点
增强体质,减少呼吸道感染,预防感染是避免溶血危象的关键。
避免服用氧化性药物、抗疟药物等,这些药物可能诱发急性溶血而加重贫血。
定期监测,每6个月检测生长发育指标与骨龄。10岁以后每年进行1次内分泌系统评估,包括钙、磷、25-羟维生素D、铁负荷、骨密度、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激素、性激素、空腹血糖等;13岁后评估青春期发育情况。
尽早明确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基因检测是确诊和分型的金标准。
来源:红网
作者:曹晗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4/67/1537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