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唐某今年43岁,5年前自觉胸骨处出现一处隆起,约鸡蛋大小,质地较硬,但没有疼痛不适,便没有予以重视。后来,肿块逐渐增大,特别是2014年以来更为明显,术前肿块直径已达20厘米左右,几乎相当于一个足球大小。
今年,唐某来到湖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病理检查考虑为软骨病源性肿瘤,软骨细胞增生活跃并有一定非典型性。骨扫描进而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
“既往的治疗模式是胸骨缺失部分用骨水泥或其他材料替代,很难做到精确的修复缺损。”胸外一科主任肖高明介绍,医院针对该患者两次组织多学科会诊,为了恢复患者高品质生活,专家最终决定拟使用3D打印钛合金材料修补缺损。
随后该院专家为唐某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手术切除范围预计胸壁缺损约19厘米×21厘米,并需切除大部分胸骨及相连肋骨,需3D打印钛合金、网片、大网膜及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修补胸腔巨大缺损。
经新技术准入和医学伦理批准后,首先由放诊科为患者特别提供了一套高分辨薄层的CT数据。将影像学数据输入医学三维处理软件后,得到了患者的病理骨骼数据,于3D公司打印出病理模型。
然后,经该院肿瘤整形外科主任李赞团队及胸外科主任肖高明团队研究决定手术方案及精确的手术切除范围。在此基础上,医师和计算机工程师通力协作,设计出一件符合人体结构,完美贴合肋骨及胸骨柄的3D胸骨。肿瘤完整切除后3D打印胸骨精准修复胸骨肋骨缺损,再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取腹部的穿支皮瓣吻合血管后修复胸部的软组织缺损。多学科合作,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肖高明介绍,3D打印材料钛合金相对于其他材料更加坚固耐用,贴近患者本身正常结构的特点,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高。由于目前关于用于修复胸壁缺损的材料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由医生的习惯决定使用何种材料来进行修补术。而材料的发展趋势也向着更加符合个人生理学结构特点,副作用更小及精准治疗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彭萍
编辑:苏小莉 实习生:曾刚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