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8日讯(通讯员 陈鸣凤 袁媛)在南方,头伏的餐桌上常有鸡汤的身影,“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这句流传已久的民间谚语,道出了人们顺应时节、借饮食调养身心的朴素智慧。当蝉鸣穿透热浪,宣告“头伏”悄然而至,在一年中最酷热的日子里,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便成了人们解锁节气养生密码的钥匙。
“头伏吃鸡”的习俗源于古代农耕社会。古人敏锐察觉到,三伏天烈日炙烤下,湿热交织,人体脾胃功能易受影响。而鸡肉性温,具备滋养身体的特性,自然而然成为头伏养生的选择,承载着人们安度酷暑的美好期许。
鸡肉的营养价值
鸡肉富含优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较为契合,容易被吸收利用。高温天气里,人们常感食欲减退,鸡肉能为身体补充能量。相较于部分红肉,鸡肉脂肪含量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不易给肠胃带来过多负担。同时,它还含有B族维生素、铁、锌等多种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在维持身体正常代谢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以热制热”的中医智慧
长沙市中医医院医生表示,三伏天人体易呈现“外热内寒”状态——体表虽感灼热,但脾胃可能因贪凉或暑湿变得虚弱。此时,用性温的鸡肉搭配生姜、红枣等食材慢炖成热汤,正是“以热制热”的养生精髓。
热汤入胃后,暖意随血液循环扩散,使人微微发汗。汗液在带走体表热量的同时,也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让身体在温热滋养中逐渐恢复平衡,这与“冬病夏治”的理念相呼应,为健康打下基础。
在现代生活中,营养学专家建议,烹饪鸡肉时可适当减少油盐用量,搭配绿叶蔬菜,让饮食更加健康均衡。
这碗伏天的鸡汤,承载的不仅是顺应自然的养生经验,更是人们在漫长岁月中总结出的生活智慧,提醒着我们与时节相调和,方能更好地呵护身心。
来源:红网
作者:陈鸣凤 袁媛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1/52/15138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