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厕所有鲜红色或暗红色便血?这6类疾病需注意

来源:红网 作者:卿佩星 编辑:马婉华 2025-07-22 19:31:1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7月22日讯(通讯员 卿佩星)45岁的张先生近期发现大便带血,起初以为是多年的痔疮犯了,自行用药未重视。几周后,便血频繁,血色偏暗并伴有黏液,体重也莫名下降。就医检查后发现,竟是早期直肠癌。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特聘专家谢力子教授表示,便血是下消化道或上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的表现,多种疾病可引发便血。

常见因素

肛门直肠良性疾病:痔疮、肛裂较为多见。痔疮出血多为便后滴鲜血或厕纸染血,鲜红色,常无痛。肛裂出血量少,色鲜红,但排便时伴随剧烈刀割样疼痛。

结直肠息肉:较大的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表面血管丰富易破损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大,血液常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混于其中,颜色可为鲜红或暗红。部分息肉具有恶变潜能,需及时处理。

结直肠癌:肿瘤表面坏死、破溃可致出血。便血可能呈暗红色或与粪便混合,有时仅表现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肉眼不可见。常伴随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腹痛、消瘦、乏力等报警信号。

肠道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道黏膜广泛炎症、溃疡导致出血,常为黏液脓血便,伴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反复发作。

肠道感染性疾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炎症损伤肠黏膜出血,多表现为黏液脓血便,伴明显腹痛、腹泻、发热。

消化道溃疡: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量大时,血液经肠道消化排出,形成黑色柏油样便,质黏稠发亮,常伴呕血、上腹痛。

如何初步判断便血的严重程度?

观察出血颜色与性状:鲜红色血多源于肛门直肠近端出血,常见于痔疮或肛裂。暗红色血或血液与粪便混合常提示结肠或小肠出血,风险相对较高。黑色柏油样便表明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肠道消化变黑,通常出血量较大,属急症需立即就医。黏液脓血便则通常提示肠道存在炎症或感染。

注意伴随症状:发热、显著乏力、面色苍白等报警信号,常提示结直肠癌或活动期炎症性肠病等严重疾病,急性剧烈腹痛则可能提示肠缺血或肠梗阻等急腹症。

评估出血频率与量:反复持续出血,即使量少,也提示存在慢性出血源需重视。短期内大量出血导致头晕心慌甚至晕厥,提示失血量大,无论颜色均需紧急处理。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便血是身体发出的一份“健康报告”。面对便血,既无需过度恐慌,也绝不能掉以轻心,建议及时进行专业评估,通过必要的问诊、检查,绝大多数便血原因都能明确诊断。早期发现、明确病因,是获得良好治疗结果的关键。

来源:红网

作者:卿佩星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1/66/1514674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