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21日讯(通讯员 游钰镡 周勇 曾艺)8月15日至19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2025“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总决赛在山东大学顺利举办。大赛的前身是“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此次大赛为更名后的首次赛事,被纳入国家级A类赛事。本次大赛规模与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来自全球20个国家、300余所高校、4.5万余学生参赛,聚焦医学前沿与临床需求,深入探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法医学等多个领域的创新成果,为全球医学难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颁奖现场
经过校赛、区赛的激烈角逐后,来自10个国家、200余所高校的820余个项目团队跻身总决赛,4000余名师生、200余位嘉宾与评审专家参加活动,评审专家中半数以上为各类国家级人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19支参赛团队在总决赛中表现卓越,共摘夺9个金奖、9个银奖、1个铜奖,排名全国高校第一。9个金奖分别是:基础临床赛道5金、法医赛道2金、药学赛道1金、国际赛道1金,其中有3个项目是专项赛道第一。5支团队获“最佳学术奖”等单项奖,中南大学获“高校优秀组织奖”。
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湘雅医学院院长陈翔教授致辞
开幕式上,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湘雅医学院院长陈翔教授作为国内参赛高校代表致辞。他指出,医学是“守护生命的崇高事业”,创新是“驱动医学进步的核心引擎”,并强调“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人才需兼具扎实学识、创新思维与社会担当。陈翔教授特别提到,中南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通过深化医工、医理、医文交叉融合,构建“新医科”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师生勇闯医学“无人区”,希望参赛学子将个人的医学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要之中,在探索生命奥秘、攻克医学难题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圆桌论坛
湘雅医学院19支晋级总决赛的项目深度融入“新医科”发展理念。中南学子们在基础医学前沿探索、重大疾病机制研究、精准诊疗技术开发、创新药物研发及公共卫生防控等关键领域展示出突破性思维,充分展现了湘雅医学的百年底蕴。
本次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强大的教师培训团队。赛事启动以来,学校精心组织校赛、选拔赛和赛前培训,组织多批专家从创新点凝练、设计方案完善和答辩技能提升等方面开展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将“求真求确、必遂必专”的湘雅精神融入到项目中。这种“师生同心、追求卓越”的奋进精神,是对中南大学校训“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深刻诠释。
活动留影
本次优异成绩的取得益于中南大学的顶层设计。近年来,中南大学一直致力于实化湘雅医学院“组织、统筹、管理、协调”医学相关二级学院和附属医院教学、科研、人事、学生管理、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国际交流等职能,特别加强了对医学本科教育的组织协调和统筹管理。自“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拓宽至八个赛道以来,改为由湘雅医学院牵头、湘雅基础医学院承办、各医学其他相关学院和附属医院全面参与的备赛模式,湘雅医学院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全方位支持。同时,湖南省“四大实验室”之一——“芙蓉实验室”按“总部+基地”布局组建的8个研究部、12个公共创新平台及18个疾病研究中心,配置的双温区生物样本库、时空多组学平台与总值2亿元科研设备,为参赛师生团队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和技术保障。
湘雅医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医学本科教育,曾创下全国理论统考三连冠的记录,近十年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中6次荣获特等奖。此次“九金九银”再夺魁的优秀成绩不仅是对湘雅医学院医学教育质量的肯定,更是对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和“新医科”建设的积极响应。未来,中南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国际视野的医学人才,为全球医学事业发展贡献“中南湘雅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游钰镡 周勇 曾艺
编辑:甘伟萍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2/65/15217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