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市中心医院看病 一部手机全搞定

来源:红网 作者:高琳 周姣 编辑:易锐华 2018-11-29 17:38:2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11月29日讯(通讯员 高琳 周姣)近期,长沙市中心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要求,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长沙市级医院首推电子诊疗卡,一部手机全流程扫码就医,方便快捷,操作简单,把时间还给患者,把效率留给医生,尽享周到服务,帮助患者彻底解除烦恼。

家住雨花区的杨小姐,在单位突发胸闷,由于之前已经在某医院看过没发现问题,这次杨小姐选择去某省级医院再检查一下。到达医院后,杨小姐发现自己没带身份证,被告知不能挂号,无奈杨小姐只得再次回到自己曾就诊过的市级医院。然而杨小姐又未带上次就诊的诊疗卡,只得重新填写身份信息,排队再办一张。无端浪费了时间不说,杨小姐上次做的检验、检查医生都无法查看,所以很多做过的检查,杨小姐可能要重做。此时的杨小姐,内心是相当崩溃的,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许或多或少都有过杨小姐这样的就医烦恼。

无需身份证、诊疗卡,手机一键办理电子诊疗卡

像杨小姐这样没带身份证、诊疗卡患者,前来长沙市中心医院就医,只要关注医院官方微信服务公众号,在线填写本人身份证号码和名字,就可以注册一张电子诊疗卡,轻松就医。而如今,医院还对身份信息上传做了升级,拍照上传一张身份证照片就可以注册一张电子诊疗卡,全国各地的身份证都可以建档,且自动识别身份信息,完成注册,更加方便快捷。

此次中心医院推出的电子诊疗卡,化身为“电子卡片”状态出现在大家的手机里,患者不仅再也不用担心丢失、忘带就诊卡,还可以把电子诊疗卡永久保存在手机里,在医院窗口挂号、缴费、做检查、抽血、自助机取报告等都只要扫一扫电子诊疗卡就可以调出相应的信息。

手机点一点,挂号、缴费、查报告轻松搞定

以往的挂号方式有两种,分别是自助机和人工窗口,这都难免需要排队等待,而注册了电子诊疗卡之后,患者就能在家里查看医生出诊信息,在线预约挂号,在线缴费,在线查询检查结果。

以往很多患者担心过号,完成了挂号缴费之后,即便候诊区域已经非常拥挤、前面还有几十个患者排队,也要在诊室门口焦急地等候。而微信“电子诊疗卡”可预估候诊队列排队情况,使患者可以安心地离开候诊区,寻找更加舒适的空间候诊。

据医院信息科科长张刚伟称,医院也将永久保存患者的电子诊疗卡,这有利于患者就诊信息的延续和管理。“打个比方,杨小姐去看病,医生帮她做诊疗方案的时候,根据她的电子诊疗卡就能快速地调阅她之前的历史病历信息,并根据之前的病情做一些对比和处理。”

手机绑定多个家人诊疗卡,远程为其挂号、缴费

老人、小孩等不会用手机的人群怎么办呢?张刚伟表示:“这个问题我们早就考虑到了。不光是不会用手机的难题,有些老人独自就诊没带钱,临做检查时只得到处借钱,或者去附近的银行取钱,非常不方便。使用电子诊疗卡后,家人只需要帮老人把电子诊疗卡绑定到子女或其他家属的手机上,他们可以远程替他挂号、缴费以及办理其他业务,一定程度上免去了上班族需请假陪家人看病的烦恼。”一张电子诊疗卡可绑定多名相关就诊人,父母、兄弟、子女均可一机多卡、轻松一扫、全家无忧。

长沙市中心医院首推电子诊疗卡“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走路”,是医院流程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又一次深度合作,是“以患者为中心”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全流程扫码就诊闭环的关键节点,对门诊患者的有效分流,零排队,少跑路,多交流提供了有效的便捷手段。在院党委的领导下,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信息科、财务科、门诊办、等部门的大力推进下,将“医疗为民、医疗便民、医疗惠民”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贯彻落地。

长沙市中心医院从今年1月份开始推广电子诊疗卡,到目前已经有五万多名患者通过手机微信电子诊疗卡就诊,对门诊患者的有效分流,零排队,少跑路,多交流提供了有效的便捷手段,真正做到了“医疗为民、医疗便民、医疗惠民”。

中心医院电子诊疗卡建卡“三部曲”:

1543484230(1)_???.jpg

第一步:关注长沙市中心医院微信服务号,点击进入“个人中心”

1543484568(1)_???.jpg

第二步:选择“我的就诊人”——>“添加就诊人”

1543484607(1).jpg

第三步:如果已经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办卡,就选“有卡,立即绑定”;如果从未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办卡,就选“没有,我要在线建卡”

1543484692(1)_???.jpg

特别提醒:在线建卡分两种情况,如果带了身份证,可以点击拍摄,对准身份证拍照上传身份信息即可;如果未带身份证,可以点击拍摄,上传相册里的身份证照片上传身份信息。

1543484717(1)_???.jpg

自动识别后的信息是这样的,最后点击“确认建档”就OK了

来源:红网

作者:高琳 周姣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8/11/29/114484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