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孩栽进小区池塘 居民50秒内成功施救

来源:红网 作者:郭君 编辑:易锐华 2019-05-23 22:33:4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5月23日讯(通讯员 郭君)5月20日上午,活泼好动,喜欢玩水的两岁半的小龙(化名),在自家小区的池塘边用网兜玩水时,一头扎进了池塘里。不远处的奶奶见状急忙跳进水里,但因为情急惊慌,她双腿发软失去了平衡,倾倒在水中。附近带娃的家长们立即呼救,杨爷爷闻讯冲过来跳进水中,把小龙捞起,并就势在池塘边的座椅上,将小龙面朝下进行按压施救。目前,小龙生命体征平稳,各项身体指标正常。

从落水到被成功施救,整个过程只有50秒。据杨爷爷介绍,当时小龙已面色苍白,嘴唇发紫,已没有了呼吸。他顺势把小龙身体朝下,与池塘边的长条椅垂直,并按压小龙的背部,小龙吐了几口水后,逐渐有了动静。而当时把小龙抱上岸后,有人提出把小龙立即送往医院,但他没有听取建议,而是立即施救。因为他觉得窒息的时间不能太长,而最近的医院几分钟内肯定不能到达。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周艳平教授提醒,时间就是生命,一般脑组织完全缺氧4—6分钟后,脑细胞将出现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对溺水者的施救,每一秒钟都意义重大。从临床经验来看,如果在5分钟内对溺水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溺水者生还的比例可高达50%以上;6分钟后,死亡率则直线上升;10分钟以上的,脑死亡概率达到100%,即使抢救过来,也是植物人状态。3分钟是孩子溺水急救黄金时间,如果抢救不及时,很有可能出现死亡,就算抢救过来,也可能因为脑缺氧而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有报告,全世界每小时有40多人溺水死亡;每年共有372000人溺水死亡。夏季,是溺水的高峰期,家长片刻的疏忽,是1-4岁儿童溺水的根本原因。

周艳平提醒家长,5岁以下儿童的家长或看护人,绝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开放的水源边、或待在浴缸、浴盆里,不能把儿童独自留在卫生间和浴室;无论儿童在家里、室外或其他地点的水中或水旁,家长与儿童的距离都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分心,如打电话、聊天、做家务时都要能监管得到;儿童一定要由成人监管,不能将5岁以下的儿童交给未成年人看护。

那么,万一儿童溺水,非医务专业人员对溺水者该怎么救治呢?周艳平建议,可简单地分几个步骤。

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溺水者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在刚溺水时往往会屏住呼吸,但又会因惊慌而无法长时间屏气而深吸,此时极易将水中的淤泥、杂物吸入口鼻,堵塞气道。因此,将溺水者打捞上岸后,要第一时间清理口鼻中的杂物,以保持气道顺畅。

其次,要想办法将溺水者体内吸入的水倒出来。比较简单的一种方法是让溺水者趴在自己膝盖上,振动自己双腿、用手拍对方背部。这时,动作一定要迅速,只要溺水者呛出水苏醒过来即可,不要进行太长时间,否则会压迫溺水者微弱的呼吸。

如果此时溺水者还未苏醒,那么就要进行第三个步骤,即心肺复苏。将溺水者躺在硬质平面,头偏向一侧,一般按照心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的频率交替进行。在如果现场没人会做人工呼吸,那么单纯地按压心脏也是有效的。

最后,及时送医,请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抢救。

周艳平建议,如果每个人都能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在黄金抢救时间内立即伸出援手,在事发现场施救,而不是盲目等待或送往医院,很多悲剧都是可避免的。

来源:红网

作者:郭君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9/05/23/553173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